昔裏吉率軍前來攻打撒裏蠻,他的軍隊卻投奔了撒裏蠻,昔裏吉被撒裏蠻所俘。
玉木忽兒得知這一情況後,又調集軍隊與撒裏蠻作戰,他的軍隊也同樣倒戈投降,玉木忽兒又作了撒裏蠻的俘虜。於是,撒裏蠻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和俘獲的叛王前去投奔大汗。途中,玉木忽兒以大量珍寶向斡惕赤斤後王行賄,得以中途逃脫。昔裏吉則在撒裏蠻之前到達,大汗沒有接見他,而是將他流放到一個氣候惡劣的海島,後來,他便死在那裏。撒裏蠻則受到了禮遇,大汗賜給了他土地和軍隊,但不久他也死去了。後來,玉木忽兒投奔了術赤後王火你赤,滅裏帖木兒投靠了海都。
昔裏吉等的叛亂打亂了元朝的平叛部署,破壞了元朝在西北地區的控製、經營。使海都乘機得以休養生息和擴充實力。於是,他打回了阿力麻裏,並不時騷擾天山南北。為了遏製海都勢力的東進,忽必烈不得不調整部署。至元十五年,他以虎符授八撒察裏,命他掌別失八裏畏吾城子裏軍站事,以朵魯隻佩金符掌彰八裏軍站事。十六年,四川西道宣慰使、副都元帥劉恩進位都元帥,率蒙古、漢軍戍守斡端,置屯田於甘州。十七年,遣阿老瓦丁率兵戍守斡端,命萬戶綦公直戍守別失八裏,置鎮北庭都護府;在火州置交鈔提舉司。十八年綦公直進駐別失八裏,劉恩進兵斡端,元朝在西北的兵力增至十多萬。以宗王阿隻吉節製。又從 阿隻吉之請,自太和嶺至別失八裏置新站三十,以利於軍情的傳達和物資轉運、供應。劉恩在斡端先敗海都將領玉倫亦撒所率萬人,海都遣八把率眾三萬赴援,劉恩以寡不敵眾撤軍。
十九年(1282),海都得知元軍已平定昔裏吉之亂,乃遣那木罕等回,一方麵謀求和解,一方麵繼續進兵斡端等地。
二十二年(1285),都哇率兵十二萬圍火州。聲言:“阿隻吉、奧魯隻諸王以三十萬之眾,猶不能抗我而自潰,爾敢以孤城當吾鋒乎?”高昌亦都護火赤哈兒的斤率眾固守。叛軍圍城半年之久,城中糧將盡,都哇所部也師老兵疲。於是都哇射書入城,要求亦都護納女講和。他說:“我亦太祖皇帝諸孫,何以不附我?且爾祖嚐尚公主矣。爾能以女與我,我則休兵;不然則急攻爾。”亦都護不得已忍痛將愛女送給都哇,叛軍解圍去。亦都護還鎮火州,駐於哈密力之地。
二十三年(1286),海都再次發動攻勢,綦公直率軍迎擊於馬納思河(今瑪納斯河),追擊浸遠,援軍不繼。海都設伏於洪水山(今新疆呼圖壁縣西南),元軍中計,公直與別失八裏屯田軍總管、懷遠大將軍李進被俘,公直第五子瑗戰死。李進從叛軍行至摻八裏(即彰八裏,今新疆昌吉),遁還。至和州(火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收散卒三百人,且戰且行,還至京師。海都乘勝再至火州,進攻哈密力,亦都護大戰,力盡而死。同年,忽必烈以伯顏代阿隻吉總兵,以皇孫鐵穆耳撫軍,在別失八裏置元帥府,遣侍衛新附軍屯田戍守。
西北藩王和李璮的叛亂,使忽必烈痛感地方勢力的發展對中央政權威脅之甚。於是,他在平叛的同時也加強了對東道諸王的控製,這就又促成了東道諸王的叛亂。
至元二十四年(1287)三月,斡惕赤斤的後裔乃顏首先發動叛亂,並與海都早有往還。海都擬率軍前來會合,形勢頓趨嚴峻。忽必烈仍以伯顏駐守和林,割斷海都與乃顏的聯係,阻止海都東來,自己則率軍親征乃顏。
他遣博羅歡總探馬赤軍,調集忙兀、兀魯、紮剌亦兒、弘吉剌、亦乞烈思五投下部眾先行。以玉昔帖木兒、李庭分統漢軍扈從北征。
海都、都哇利用東道諸王叛亂的有利時機,也加緊了軍事進犯。二十五年(1288),海都犯邊,元派駙馬昌吉,諸王也隻列(也隻裏),察乞、合丹兩千戶,皆發兵從諸王出伯(術伯)北征。
二十六年(1289),晉王甘麻剌、大將土土哈與海都軍戰於杭海嶺。“敵先據險,諸軍失利”,甘麻剌陷入重圍。“土土哈以其軍直前鏖戰,翼晉王以出”。海都乘勝北上,再次占領和林。和林為漠北重鎮,屯糧所在,掌錢穀出納的和林宣慰使怯伯、同知乃蠻帶、副使八黑鐵兒投叛,元朝政府軍有遭到東西叛軍聯合圍攻的危險,形勢更加危急。七十四歲的老皇帝忽必烈再次親征,他調集安童、伯顏、玉昔帖木兒、李庭等各路蒙古、漢軍扈從。七月,忽必烈出師,海都聞訊遠遁。元軍收複和林,仍以伯顏居守。
二十九年(1292)秋,海都指使明理鐵木兒犯邊,伯顏奉命往討。兩軍相遇於阿撒忽禿嶺,“矢下如雨,眾軍莫敢登,伯顏令之曰:‘汝寒君衣之,汝饑君食之,正欲效力於此時爾。於此不勉,將何以報!’麾諸軍進,後者斬,伯顏先登陷陣,諸軍望風爭奮,大破之”。時明理帖木兒敗走,伯顏以輕騎追擊,斬首二千餘級,俘其眾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