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臨朝輔政我主沉浮(2)(1 / 3)

高宗將江山托付與武則天,實際上也是將權力與信任托付給了武則天。看著高宗的健康每況愈下,武則天知道高宗壽限將至,沒幾天可活了。悲傷之餘,也難免會為自己的未來考慮再三。一旦高宗駕崩,太子即位,那麼武則天將成為太後,從此與朝政、外廷無緣,隻能深居後宮,孤單冷寂,老死宮中。一生追求權力的武則天,必然不願接受這種命運。命運是握在自己手中的,她想要改變天命當皇帝。可當皇帝不是武則天的一個想法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她的當務之急是需要堅實的政治支撐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身份的轉換。

一般來說,一個人若想培養自己的勢力,最好的選擇就是依托自己的同門父兄,還有以自己妻子為核心的外戚集團。但是對女流之輩的武則天來說,要依靠自己的丈夫為代表的李氏家族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唐江山代表著李氏家族的榮耀以及特權,他們自然不會將大唐江山與王室地位隨便拱手相讓給外人。所以武則天能信任和依賴的就隻能是和自己有著血緣關係的外戚了。

武則天的母親楊夫人隻生下武則天姐妹三人,而且小女兒早死,沒有留下半個子嗣。武則天倒是生了幾個兒子,但偏偏他們又姓李,還是自己漫漫皇帝路上的競爭對手。剩下的就隻有自己的姐姐韓國夫人了。她膝下尚有一子喚作賀蘭敏之,武則天決定將其好好培養。不但將其賜姓武,還讓他繼承了外公武士彠周國公的爵位,並將其提拔為三品之官。但是這個外甥很不爭氣,仗著武則天的袒護中飽私囊、為非作歹,使武則天非常失望。在對他的希望徹底破滅後,武則天決定消滅掉這個處處惹是生非的培養對象。在她的周密布置下,賀蘭敏之被流放到雷州(今廣東省雷州市),並收回賜姓,恢複他的本姓。行至韶州的時候,他被人用馬韁勒死,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朝中曾與他交好之人也大都被流放。這時武則天不得不啟用武氏族人,她將流放在外的幾個侄子召回了長安,並委以重要官職。

雖然武則天在朝廷裏有了自己的勢力,但是她還需要得到官僚集團和廣大人民的擁護。古語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便是對統治者做出的最精辟闡述。這就要求武則天要先做出一些實事,讓天下人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讓他們知道武則天有能力來領導這個國家,並使他們過得更好,他們才會願意與她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所以,武則天向高宗提出了十二條改革措施,向全天下公布了她的施政綱領。這些措施歸結起來就是給百姓減稅、給官員加薪。武則天能夠為普通百姓和中下級官員爭權益的做法,贏得了廣大人民包括官員在內的高度讚譽。這些改革措施實施後,她贏得了廣泛的人心,也奠定了日後執政的基礎。

在獲取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後,武則天便開始著手處理自己的家事。高宗皇帝雖然一副病態,但他畢竟還在龍椅上坐著。隻要他一息尚存,權利就不會轉移,武則天就要不斷取悅皇帝,不能讓高宗對她起了疑心。所以她提出要全民一起學《老子》,並將《老子》納入科舉考試中。唐朝建立之初,就將老子奉為他們的先祖。所以武則天的這一提議,馬上就得到了李治的雙手讚成。

隨著勢力的日漸增強,武則天心中的目標越來越明確,皇冠已經在她的心中閃耀。高宗的身體一天天衰弱,這讓武則天意識到,高宗的死會為他們倆十幾年的權力之爭畫上句號。而她以後要麵對的勁敵,恐怕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了。大兒子李弘已成年,並且在成亨四年成了婚,

旦高宗駕崩,太子就要繼承大統,而這是武則天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李弘當年是武則天爭奪皇後的重要籌碼,隨著武則天成為皇後,李弘子以母貴,也晉位為太子。李弘從小備受武則天和高宗的寵愛,八歲就開始監國聽政,積累行政經驗。而且李弘天資聰穎,為了將他培養為自己的接班人,高宗在李弘的早教上抓得很緊,不但讓他學習儒家經典,還多次給他監目的機會,讓他盡早熟悉政治運作規則。但是李弘性格上敏感纖弱,而且承襲了李治的多病之身,雖然頻頻受命監國,卻無法真正親理朝政。因為身體欠佳,與自己太子府屬下接觸的機會也很少。

李弘像極了他的父親高宗皇帝,從常理上來說,這種性格和武則天的剛毅正好互補。如果相處得宜的話,母子間不至於引發太大的衝突。但是,衝突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引起衝突的原因是蕭淑妃留下的兩個女兒。有一天,李弘因為身體不適,沒有上朝,靜極思動,便開始四處轉轉。他不知不覺就轉到了掖庭中,看見了被幽禁此地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姐姐。這兩位姐姐長時間與世人隔絕,乍一見李弘幾乎忘了該如何說話,隻是傻乎乎地站在原地瑟瑟發抖。看見如此淒涼的場麵,李弘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刺痛了。回到寢宮後,他立即上表奏請讓兩位姐姐出嫁,讓她們過上正常的生活。

李弘的做法讓武則天勃然大怒,這讓她想起了彼時的高宗在看見被廢的王皇後和蕭淑妃後的反應。李弘的求情讓她看到了自己的殘忍和血腥,更讓她覺得太子是在挑戰她的權威性。而且隨著太子年齡的增長,她遲早得和太子一分高下。唐朝的太子府其實就是一個小政府,官僚設置完全模仿朝廷。依據製度,如果皇帝親政,當然由宰相輔佐,而如果太子監國,就應該由太子府的官員輔政。唐高宗時期,因為太子李弘頻頻監國,為了協調朝廷和太子的關係,太子府的重要官員就由朝廷的宰相兼職。這樣一來宰相和太子就慢慢形成了一種勢力,宰相就成了太子利益的維護者。太子是唐高宗的法定繼承人,如果高宗去世,武則天就不能再控製政局。聯想到在公主婚姻上的母矛;盾,武則天沒有把握在太子登基後,她的話還能產生太大影響。既然沒有把握控製他,就消滅他,這是武則大一貫的行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