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說: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不計較得失,不在乎成敗,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取舍的鑰匙。得失成敗不要緊,重要的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
“人爭我棄,人棄我取”的哲學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每逢黃金周、節假日的時候,遊客多的地方,到處都是人,往往就是人看人,人們爬長城其實就是在跟別人的後腦勺子較勁。鬧騰一番,什麼也沒有看到,而且還要自己備受疲勞之苦。這是何苦呢?何不避開高峰,去踏尋一份寧靜呢?
司馬遷認為“人爭我棄,人棄我取”是出奇製勝的重要策略,在人生中我們也要把“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當作自己的一種思維方式,保持對未來的警惕,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謹慎一些,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大膽一些,從而讓自己的路開闊起來。
有兩兄弟倆和兩姐妹籌集了兩家人的全部積蓄,一同奔向南方往東北販西瓜。當時,東北市場上的西瓜非常緊缺,很多人都搶著販運西瓜,都想大賺一筆,在很多人看來,這肯定是一個發財的機遇。
那兄弟倆把西瓜從南方運到了東北,但是他們卻發現東北市場已經飽和了。到處都是西瓜,隻好降價處理。最後一算賬,不但沒賺到錢,竟然虧了好幾萬。哥倆絕望地說:“以後打死咱也不幹這生意了!”
可是,姐妹倆那邊的情況可不是這麼遭,她們第一次南下的時候才看到販運西瓜到東北的同行之多,就放棄了這次的購買,她們聯係了幾家後援,以備再戰。之後的一星期中,她們再次南下,不顧眾多人的勸阻,購買了大量的西瓜。她們把西瓜運了回來,當時市場上已經沒有人再去進西瓜了,所以生意特別好,賺了好幾萬。
當有人問她們是怎麼賺了那麼多錢的時候,姐妹倆說:“第一次,市場是缺西瓜,但是販運的西瓜也不少,貨一多,價格肯定就低了。
第二次,人們都以為市場已經飽和,都怕賠錢,都不去進貨了。我們南下把西瓜拉了回來,市場就隻有我們這一份,自然買的紅火嘍!”
商場的機遇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隻在一瞬間。而在這一瞬間,又會差之千裏。人生的機遇又何嚐不是一樣呢?麵對時下流行的考公務員熱,萬人過此獨木橋。大家一股腦兒向著鐵飯碗的門檻拚命往裏擠,踩死踩傷者無數。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一窩蜂”、“隨大流”似乎成為了都市的一種流行病,頭腦一發熱,你爭我搶地“趕趟子”。在形勢麵前,睿者會冷靜思考,給自己更多的空間,而不是在已經足夠狹小的空間再去掙紮、碰壁,他們會在這時另辟蹊徑,每一條路都會有人去走,不同的是途徑和方法。
據說,股票下跌的時候,很多股民都在瘋狂地拋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一個和尚看到這一情景,大呼: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口氣買了大量眾人拋售的股票。一段時間之後,股票市場峰回路轉,和尚買的那些股票股價猛漲,獲利頗豐。股民們知道股票上漲後,又開始瘋搶地搶購這些股票,高僧心想:我如果不賣掉手中的股票,其他 人怎麼能夠買到呢?於是高僧又一次大發慈悲,大呼:“我不施舍誰施舍!”來到股票市場,把手中的股票賣個精光。其後,股市又一次大跌,高僧看著股民們因虧損而垂頭喪氣的樣子,口中無奈地念叨:“罪過!罪過!”
和尚買股票的故事,在眾人聽來也隻是一個笑話,但它卻很好地解釋了“人爭我棄,人棄我取”意思。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一些人為了一個熱門的生意或者工作,不惜與人爭個頭破血流,而那些善於反向思維的人,卻能夠抓住別人忽視的機會,讓自己在生意場上大賺一筆,或者在冷門的行業中成就自己的事業。
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個獨特的社會角色。20幾歲的你,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在無數擠破招聘會門檻的大學畢業生嗎?是為了“鐵飯碗”絞盡腦汁報考公務員的不得誌者?是花費著高昂學費的留學生嗎?你是“海龜”還是“海待”……不管做什麼,成大器者,並非你一定在萬潮人流中爭個“你死我活”,而恰恰是“萬人皆醉我獨醒”者。
當別人都在人堆裏摸爬滾打時,他們的對手就變得少之又少,這時成功在他們身上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作為紅塵中人,也許很難做到與世無爭,但這種“爭”是基於理性之上的,盲目地爭、不問青紅皂白地爭,隻會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在我們人生的風景中,真正看清自己的人最終還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這就需要我們在熱鬧麵前,多一份冷靜;在瘋狂麵前,多一份淡然;在誘惑麵前,多一份理智;在貪婪麵前,多一份知足。千萬不要隨波逐流,人雲亦雲,要保持獨立的思考,鎖定人生方向,獨辟蹊徑,唯有如此才會走出一條心安理得、業精於勤、行成於思的成功之路!
不爭不棄,人生索然無味;人爭我棄,人棄我取,人生別有風趣,它是一種亙古至今的戰術,是一種讓你在看似失去的情形下,收獲人生成功的睿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