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一切準備就緒、蓄勢待發之際,英吉利海峽卻突然巨浪滔天、風雲變色,幾千隻船艦隻好躲回海灣中,等待海上的平靜。這是一場十分令人焦慮的等待,他們足足等了四天。
天空仿佛是被閃電劈開了一條裂縫,傾盆大雨連綿不絕,就這樣,數十萬名士兵都困在岸上,進不得退不得,而物資經費卻每天都在消耗著。
艾森豪威爾總司令正冥思苦想著該如何是好,這時,氣象專家送來了最新天氣預報,資料中表示,天氣馬上會好轉,三個小時後將停止狂風暴雨。艾森豪威爾知道,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以趁敵人不備之際發動進攻。
但是,這其中也暗藏危機,如果天氣預報不準確,那麼,很可能會導致全軍覆沒。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之後,艾森豪威爾在日誌中寫道:“我決定在此時此地發動進攻,是根據所得到最好的情報做出的決定……如果事後有人譴責這次的行動,那麼,一切應該由我一個人承擔。”
然後,他果斷向海陸空三軍下達了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命令。
果然,三個小時之後,傾盆大雨終於停歇了,艾森豪威爾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海麵上風平浪靜,英美聯軍順利地登上了諾曼底。
這個故事向我們證明了斬釘截鐵、堅決果斷是做大事的人必備的素質。當然,當機立斷並非僅僅指進攻或發展。有時,按兵不動或撤退也是一種果敢的行為,總之,我們要做的是:該等待觀望就按兵不動,該撤退時就撤退,該行動就采取行動。
◎ 哈佛成功秘訣
你做事果斷嗎?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果斷,做完下麵的測試,就會知道答案了,請做出A或B的選擇,其中A代表“是”,代表“否 ”
1……你能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輕而易舉地適應與你過去的習慣迥然不同的新規定,新方法嗎?
2……你能很快適應一個新群體嗎?
3……假如你知道自己的看法與頂頭上司的觀點截然相反,你還能直抒己見嗎?
4……要是有人在其他單位為你提供一個薪傣更優厚的職位,你會毫不猶豫答應前往嗎?
5……犯了錯誤,你打算矢口否認自己的過失,並尋找適當的借口為自己開脫嗎?
6……一般情況下,你能直言不諱地說明自己拒絕某事的真實動機,而不以各種虛偽臆造的原因和情況來掩蓋它嗎?
7……經過多次討論,你能否改變自己原先對某一問題的見解?
8……假如你閱讀某人的作品(履行公務或受人之托),其主題是正確的,可是你不喜歡作者的寫作風格,換了你,決不會這樣寫,那麼,你是否會修改這部作品,並堅持要按自己的意願將它改頭換麵?
9……假如你看見商店的櫥窗裏有一頂你很喜歡的帽子,即使這件東西不十分必需,你也會買下它嗎?
10……你是否會在一位權威人物的勸阻下改變自己的決定?
11……你是提前計劃自己的假期,還是“見機行事”?
12……你是否一貫履行承諾?
◆ 哈佛考考你
A B
1 3 0
2 4 0
3 3 0
4 2 0
5 0 4
6 2 0
7 3 0
8 2 0
9 0 2
10 0 3
11 1 0
12 3 0
結果
29分以上:你表現得有些過於果斷,這是一個缺點,你會有一種 “唯我獨尊”的心理,對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認為自已能解決, 沒必要聽取別人的意見;
28—19分:你非常果斷,你的思維方式,你的邏輯推理以及你的經驗,能幫助你迅速地處理問題,偶爾出現個別疏忽,你也會立即采取措施補救,而且你從不忽視他人的意見。你應該努力使自己保持客觀;
18—10分:你是一個比較果斷的人,你做事小心謹慎,遇到需要 做決定的重大問題時,不會袖手旁觀;
9—0分:你是一個很不果斷的人。你遇事總是考慮的很多,瞻前顧後,遲遲不能做出決定,這實際上是一種怯懦的表現建議你以後該做決定的時候,不要猶豫不決,要當機立斷。
機遇,就在你緊盯的目標之中
哈佛勵誌箴言:機遇隻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哈佛商學院在招募學生時,非常喜歡那些有著卓越目標,並願意為之努力的學生。
前幾年,美國的《讀者文摘》雜誌曾報道過這樣一個關於哈佛商學院的故事:
前不久,哈佛大學商學院做了一個實驗,將同一水平的學員分成三個小組,並告訴第一個小組,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停止練習自由投籃;第二小組則要在一個月之內,每天下午準時在體育館練習投籃一個小時;第三小組則每天需要在自己的想象中練習一個小時的投籃。
一個月之後,實驗結果出來了。第一小組由於一個月都沒有練習投籃,他們的水平由39%下降到37%;第二小組由於在體育館堅持練習,集體水平由39%上升至了41%;第三小組在想象中練習,他們的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了42.5%。
對於這樣的結果,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也許你會認為,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在想象中練習投籃,怎麼比在體育館實地訓練的效果還好呢?其實,在我看來,這道理非常簡單:源於內心的強烈的願望。
我身邊有一些人,他們常常浪費金錢、時間以及心力,去從事某些他們喜愛的活動,而從未想過去開展“達到目標”的活動。他們不知道,其實,機遇可能就藏在我們緊盯的目標中。
我有位喜歡做白日夢的朋友,她常常想象命運之風把她吹進某個富裕又神秘的港口。她盼望在遙遠未來的“某一天”,她在一個美麗的小島上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當我問她,你想怎樣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她的回答每次都是:“一定會有辦法的。”
然而,她真的有辦法嗎?恐怕她自己從未認真想過,因為她從來沒有為此而真正地製訂過生活的目標。
有哈佛大學教授常常對學生們說:“最著名、最成功的商人都是那些能夠迅速果斷作出決定的人,他們工作時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將這些目標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
◎ 哈佛成功秘訣
朋友曾經篤定地對我說:“我這一輩子就隻做一件事情,並讓它成為精品,一直流傳下去。”一輩子隻做一件事情,這對我們來說,並不容易。這樣,我們還需要把自己的目光死死地盯住自己製定的目標。
從那些成就非凡的哈佛精英中,我們發現,他們無不注重人生的理想、誌向與目標。
目標就猶如人生的太陽,能夠驅散我們前進道路上的迷霧,照亮我們的路標。
目標,是我們未來生活的藍圖,又是我們精神生活的支柱。
青少年現在還在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但是,胸懷大誌的人在這個年齡階段就應該好好想一想,有哪些東西是適合你的,在某些方麵,你又可以做得更好呢?
隻有對自己發出了這樣的詢問,青少年才能明確自己的主要目標,然後集中精力,向目標發起攻擊,並確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眾人皆知,當我們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一個人若能從事他可以投注全部精力的工作時,他的潛力往往是無窮的。
在哈佛風雲人物中,有許多著名人才都是通過緊緊抓住目標,然後把握住機遇的。
德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這樣勸告青少年,他找來一塊放大鏡,並示意說道:“把你們的精力集中放到一個焦點去試一試,那麼,你就像這塊凸透鏡一樣,可以將紙張燃燒。”事實上,這也是他自己的成功經驗。
沒錯,有的時候,機遇就藏在目標之中。我們要做的是用眼睛盯緊目標,用理智去戰勝那些飄忽不定的興趣,不能見異思遷。
正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所說的:“人的思維是了不起的。隻要專注某一項事業,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所以,為了能讓機遇主動上門來找你,你就必須盯牢自己的目標!
◆ 哈佛考考你
思維題:獵人打獵回家,大獲豐收,帶回來一隻羊,一隻狼和一棵白菜,但在半路上,遇到一條河。河邊隻有一條船,但船太小,一次最多隻可載獵人和另一樣東西過河。但獵人不在時,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請問怎樣才能把狼,羊,白菜都安全送過去?
答案
先把羊送過去,再把狼送過去,然後將羊帶走,再把白菜送過去,最後再送一次羊。
把握機會,還要懂得取舍
哈佛勵誌箴言:愚蠢的行動,能使人陷於貧困;投合時機的行動,卻能令人致富。
哈佛大學是世界上一流的學府,在這裏學子們都懷抱著人生的偉大目標。他們各有自己的遠大理想和追求目標。他們的教授也常常提醒他們,要根據自己的處境和現實,結合自己麵前的機遇,適時地、準確地調整自己的目標和自己所選擇的路線,不能讓自己走進死胡同中。
在課堂上,一位中國籍的哈佛大學教授為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個樵夫一起去山上砍柴。他們打算把砍來的柴擔挑到集市上去賣。然而,當他們到達山頂後,卻無意間發現了兩大包棉花。這兩個樵夫想,一包棉花的價格可要遠遠高於一捆柴的價格,如果把棉花拿到集市上去賣,那麼,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開支就不是問題了,為什麼不把這兩包棉花拿回去賣掉呢?
於是,兩個樵夫一人一包就把這兩包棉花背著往山下走,走著走著,一個樵夫突然看到路邊放著一大捆上好的麻布,估摸著有二三十米長,按當時的市值價格來說,應該是這兩包棉花10倍,於是,他對另一個樵夫說,我們把棉花丟下,把麻布背回去賣掉吧,它的價格是棉花的10倍,這樣一來,我們一年的生活費就有了著落了。
另外一位樵夫說,咱們不能像猴子進包穀地一樣,見一樣愛一樣,最後什麼都沒得到。他不理會那位看見了麻布樵夫的話,還是選擇背著他的棉花繼續往前走。
另一位樵夫則丟下棉花,背上麻布繼續下山。就在快到山路的盡頭的時候,背麻布的樵夫又發現前麵有一堆閃閃發光的東西,走近一看,原來是滿滿的幾罐金子。於是,背麻布的樵夫又對背棉花的樵夫說,咱們用挑柴的扁擔挑兩壇金子回去,那麼,咱們這輩子也不用愁吃愁穿了。但是,背棉花的那位樵夫還是固執己見,依舊背著他的棉花不肯放下。
而那位背著麻布的樵夫又把麻布扔下了,挑上兩壇金子,然後再下山。天公不作美,半路上,突然烏雲密布,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那位樵夫的棉花包吸了滿滿的一包水,壓根兒就背不動了,隻好將其丟棄,而那位挑著金子的樵夫卻順順利利地把金子挑回家了,從此之後,兩個人過著天壤之別的生活。
這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會出現很多機會,我們不僅要善於把握,還要懂得取舍。
◎ 哈佛成功秘訣
哈佛課堂告誡我們:麵對機遇要懂得取舍。
確實是這樣的,前一段日子,我工作非常忙碌,每天都累得頭腦發脹,兩眼發花。於是,我決定放自己一天假。
我漫無目的地來到郊區。在路過一片樹林時,我看到有人正在砍伐楊樹,在他們的身後,有三位老人在一旁靜靜地等著,不知道他們是想幹什麼。
我向來好奇心很重,於是走過去,準備一探究竟。站在我麵前的老人,雖然隻有三位,但從衣著和外在氣質來看,他們一定不屬於同一社會階層的人。
經過一番詢問,我才弄清楚,原來這三位老人當中,有一位是雕刻家,一位是農夫,另一位則是樵夫。而他們三個人,都是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樹根。
我不禁想,一段樹根遇到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際遇。如果它遇到的是一位樵夫,樵夫會把它當成燒火的木柴;如果它遇到了一位農夫,農夫會把它製作成一件農具;如果它遇到的是一位雕刻家,那麼,雕刻家會把它雕刻成一件藝術品。
不管是遇到誰,對於樹根來說,都是機遇。人們常說,把握機遇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樹根遇到的是一位樵夫,它把握住了這次機遇,那麼,它將成為柴火,繼而是灰燼。
所以,在我看來,把握固然重要,但是,懂得選擇機遇則更為重要。因為,隻有懂得選擇,才能讓這不起眼的樹根變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 哈佛考考你
思維題:你來到一個從未到過的原始森林裏探險,身邊有五種動物: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如果帶著這五種動物,一路上會遭遇險境重重,你不可能將它們帶到最後,你不得不將它們一一放棄,你會按什麼樣的順序放棄呢?
答案分析
在這當中,孔雀代表你的伴侶和愛你的人,老虎代表你對金錢和權力的欲望,大象代表你的父母,狗代表你的朋友,猴子代表你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