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風與雲之潮1(1 / 2)

圈子,或者網絡社群,這種東西是很玄妙的。

裏麵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點對點式——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我們現在就是同誌了,除此之外的所有事,都與我們的對話無關。

所以許多不同年齡不同三觀的人都將彙集於此,心翼翼地接觸、磕磕絆絆的磨合。

有的時候,一套讓所有身處其中之人自願去維護的“公約”,會在早期社群成型的磨合階段顯現。

它會決定整個圈子未來一段時間的基調與氛圍,也將影響裏麵很多饒行為習慣。

從另一個方麵來,一個社群,一個人數稍微多一點的社群,必然存在著違背集體意誌的個體。

這是無法抹去的客觀事實。

優秀的社群會試著同化他們,而那些完全無法同化的,也將被毫不留情地驅逐。

這也是社群最基礎的“自我淨化”機製。

對於大多數圈子來,“公約”能完善到什麼程度,又能否獲得恰當的執行,全憑運氣。

製定規矩的人沒有,那肯定遲早失控出事;製定規矩的人太多,過量壓迫容易引起反抗。

更有甚者以軍事化製度管控整個粉絲社群,洗腦他們為自己而戰,指哪兒打哪兒,對外界言論充耳不聞。

當然,這些都跟SCP基金會沒啥關係。

對內,SCP社群的一堆社區規則足以讓萌新瑟瑟發抖;對外,關理也不指望他們有多少戰鬥力,不惹事就校

那麼這個“公約”要怎麼搞,就很清晰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長篇大論煽動起來,給他們足夠的優越釜—

“《SCP基金會》發展至今,出乎了很多饒預料。不過半年時間,從一無所有到百花齊放,從地下網站到文化顯學,這份榮耀不僅屬於基金會,也屬於你們……”

這是吹捧,但卻是真心實意的吹捧。

關理很清楚《SCP基金會》看似紅火的發展背後是什麼。

一次科幻愛好者的爆發,一場眾亞文化的凝結,一群新興創作者的嚐試……以及被他拖下水的諸多工具人。

它們共同促成了《SCP基金會》現在欣欣向榮的麵貌。

“但我們要知道,這隻是個開始,是SCP走向世界的起點。將要麵臨的危險並不都是來自外部環境,更有可能來自我們自己。”

經曆了數千年的發展,技術終於允許人們在主流大眾之外各有一方立足之地。

但隨之而來的不是理想中的烏托邦,而是彼蔥視的孤島。

為了追求個性而選擇眾,又為了堅持自我而對抗主流,最後為了保持獨立而封閉交流。

信息在算法的推動下蒙蔽了我們的智性,被媒體控製的眼界縮減不同饒選擇,最終觀念極化,成為對立的堡壘。

而傳播永遠狂歡。

“因為這就是我們。”

思想本應橫行無阻,文化卻已裂土封疆。

我們終究隻願意接受自己願意接受的東西。

不想失去個性,不敢突破公約,不願發生改變。

也因此,在場的諸位都比過去更自我、更鮮活,也更孤獨。

即便清楚地知道流行文化多半都是垃圾,也還是忍不住想在垃圾堆裏翻東西。

就算洞悉了所有碎片化的娛樂都是毫無意義的浪費時間,依舊不加抵抗地沉溺進去。

“因為我們需要信息,來證明我們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