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節 朱德在西柏坡與兒子的一頓午飯(1 / 1)

人們習慣叫他“朱老總”,不僅僅是因為他年紀大、資格老,更是因為他平易近人的態度和兢兢業業的忘我精神。在西柏坡,朱老總的故事永遠也說不完……

朱德雖一直忙於軍事工作,但對兒子朱琦的管教卻從沒有放鬆過。

西柏坡時期,中央大院的食堂分中灶和大灶。按照規定,朱德在中灶吃飯,而他的兒子朱琦隻能在大灶吃飯。

不過,這天中午卻破例了。他把朱琦叫到了自己身邊,與他同桌吃了一頓午飯。

這既是一頓簡單的父子聚餐,又是一節深刻的言傳身教課。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一直在阜平縣忙於土改試點工作的朱琦昨天回到了西柏坡。如果你認為這頓午飯是朱德心疼兒子,特意為他開的“小灶”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情的緣起還得歸於朱德與兒子的一次談話。當時,朱琦對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爸爸,全國就要解放了,我們終於可以進京享福嘍!”

本是朱琦看到大好形勢發出的一句感歎,可朱德卻透過這句話咂摸出了別的味兒。他覺得,在目前勝利的形勢下,需要對年輕人做做思想教育的工作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朱德叫上了兒子朱琦,說:“走,今天跟我一起吃吧!”朱琦跟著父親來到了中灶食堂。

不一會兒,飯菜就上齊了。朱琦一看飯菜,頓時驚呆了:兩碗小米粥、幾個玉米麵窩窩頭、兩盤素菜、兩盤拌野菜。他原本以為,中灶的夥食會相對好點,哪怕沒有山珍海味,起碼帶點葷腥呀!他夾起野菜,向朱德問道:“爸爸,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吃這玩意兒啊?”

朱德夾起一口野菜放到嘴裏,有滋有味地嚼起來,說:“長征的時候,有些同誌連這樣的野菜也吃不上,最終離開了我們。常吃這些野菜,能讓我們記住過去的艱苦歲月,知道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

朱琦不再說什麼,默默地吃著飯,心裏想著父親意味深長的話。

朱德見兒子不吭聲,又繼續說著:“前不久,毛主席剛剛在會上作了指示,告誡我們奪取全國的勝利,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我們必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你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要好好想想全國解放後應當怎樣做。”

聽完父親的話,朱琦的心裏起了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吃完飯後,朱琦跟隨父親來到了他的辦公室。簡潔的辦公室裏整齊地擺放著一摞摞的文件、資料和報紙等。他扭過頭看看父親,發現父親的身上仍穿著發黃的舊軍裝和舊軍鞋。望著父親斑白的頭發,朱琦突然心裏一陣發熱,淚水模糊了雙眼,他說:“爸爸,我不跟你進京了!”

“那你去哪兒?”朱德疑惑地望著兒子。

“黨需要我在哪裏,我就去哪裏。”朱琦堅定地答道。

朱德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