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康熙12年10月的一天,愛新覺羅玄燁半摟著赫舍裏在前方不遠處悠悠地閑逛著,這對即將再為人父人母的夫婦對這個未出世的孩子的到來而格外開心且珍惜。然而,我卻清楚地知道,這個孩子的到來會使這對幸福的伉儷陰陽永相隔,我默默地低垂了頭,不想也不忍去看不遠處隻有這短暫時光可以相守的夫婦。康熙13年5月3日,七阿哥愛新覺羅保成誕,然帝後赫舍裏氏因難產於申時崩,終年二十二歲,上諡號“仁孝皇後”。因帝後感情甚篤,故隆重治喪後帝王康熙親自承擔起了撫養皇後遺孤的重任。

六年後的一天,我從延禧宮偏殿交差返回的途中見到了一名極為貌美的女子,她清雅端莊,仿佛是一朵來自空穀的幽蘭,我忍不住問了一旁的小樑子:“小樑子,那邊那個小主你可識得?”

小樑子聞言抬頭看了一眼,複又立刻低下了頭,低聲道:“巧心姑娘,那位是延禧宮的良常在,常在向素秉性溫和,平常雖不怎麼出門,但待人確是極好的。姑娘一直都是在皇上身邊伺候的,恐是很少見過這位主子吧!”

“良常在?可是內管領阿布鼐之女?”我不禁揣測道。

“回姑娘的話,正是。”

“噢?”我駐步細一思量,便有了主意:“你且先行回去回稟皇上,我要去會一會這位常在。”

“姑娘?!”小樑子對我的行為大為不解,甚至略有幾分不滿卻不敢表露出來。

“去吧!”我揮了揮手示意他離開。

小樑子很是“哀怨”的望了我一眼,最終還是躊躇著踏上了返回乾清宮的小道。

見小樑子走遠,我便快走了幾步趕上了這位未來的良妃娘娘:“常在且留步~”

衛氏很是納悶的看向了來人,這人,是在叫她嗎?

“常在吉祥。”

“你且起吧!可是有何事?”衛氏對這位莽撞攔路的宮女確有幾分不滿,隻是一貫的脾性讓她仍是對眼前這位無禮之人柔聲以對。

“奴婢是乾清宮的柔婉,奉命前去翊坤宮傳話,隻是奴婢一向是負責內務的,所以對這宮中的路還不太熟悉,可否請小主……”一時間,衛氏的眉頭舒展開來了:“你順著那條小道一直往前再左拐到底便可以看見翊坤宮了。”別的卻是什麼也不說了。

“多謝常在。”我順著她指的方向前行了幾步,隻待走出衛氏二人的視線後便又悄悄折返了回來。

隻聽得“……我隻是個小小常在,家中亦不是什麼大家,何苦招惹那些是非,倒不如這麼平平淡淡的,也不惹人閑話的好……”,話未盡,我便從一側又走了出來。

“常在吉祥。”

“咦?!你可是未找著路?小顰,你……”

“常在,”我打斷了她的話“可否到常在住處一敘?”

衛氏打量了我一番,終還是什麼也沒說點頭同意了。

延禧宮偏殿:

“良常在,巧心實是乾清宮秩二品淑儀,方才有意隱瞞了常在,還請常在贖罪。”

衛氏很是一驚,但很快又重歸寧靜:“無妨,隻是嬪妾與姑娘素未謀麵,不知姑娘找嬪妾可是有事?”

“奴婢康熙七年入宮,不久就被太皇太後指去乾清宮伺候,這些年跟著皇上也算是見慣了前朝後宮裏的風雲變幻。今日偶然巧遇常在,也算是緣分,故有幾句話想告知於常在。”

“姑娘且說,嬪妾一定牢記在心。”未入宮時便聽聞阿瑪說起過,昔日太皇太後曾特調了一名宮女禦前伺候,據說此女多次輔佐皇上立下大功,故而深得皇上與太皇太後的信任。更有傳聞說這宮女乃是天仙化身專程來輔助皇上坐穩大清江山的,這樣的流言不論是真是假卻從未被遏製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此女在宮中的地位便可見一二了。

“常在生性淡泊,無欲於名利,如此良善當是福壽綿長,然母子自古一體,常在能夠如此,後嗣卻未必。”

“姑娘的意思是?”

“隻望常在日後能多多提點後嗣,富貴皇權終不過是大夢一場罷了!今日得見常在,實不忍常在日後為子嗣所累,故而背天道而道其玄秘!叨擾之處還請見諒,告辭!”我揮揮衣袖不顧良妃挽留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