稂曉燕
2006年7月中旬,湖南郴州受“碧利斯”台風影響,下了一場五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使十幾萬災民無家可歸,茫茫澤國隨處可見的是轉移的人群和呼救的聲音。電視畫麵和收音機裏每天都是洪水肆虐的鏡頭和報道。
這樣的鏡頭,家住湖南省資興市何家山鄉百嘉村黃夥洞組的劉才通老人並沒有看到。因為老人家裏沒有電,他甚至連煤油燈也不點,每天隻用打火機點燃插在牆壁縫裏的竹片照明。7月16日,他家的一間雜屋被大水衝倒,常年耕種的幾分稻田也被泥石流掩埋了。老人一輩子沒見過這陣勢,心想:自己居住在半山腰,地勢這麼高都遭了洪水,方圓幾百裏的村莊一定成了水海了,這麼大的水,這麼多的災民沒有了家,他們到哪兒藏身,吃什麼呢?老人想,我得幫幫他們才好。
第二天,已經85歲的老人連夜用木槌在石缸裏碾出50斤大米,裝好在兩個蛇皮袋裏。屋子裏的稻子堆成了山,但他隻能碾這麼多,再多就挑不出去了。7月18日天剛亮,老人就起床了。通向鄉政府的水泥公路因為好幾處山體滑坡被堵住了,他隻能走山上的小路。而山上的小路也因為洪災和泥石流的破壞,有些地段也被掩埋了。老人赤著腳,頂著烈日,趟著沒膝的泥濘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山外趕,兩個重重的蛇皮袋在他踉蹌的身影下晃蕩著……4個多小時後,老人終於將糧食送到了20裏路以外的鄉政府。
大中午的時候,滿頭大汗的老人將兩個蛇皮袋的大米撂在鄉政府辦公室,說:“我要捐糧。我家有一萬多斤糧食,你們快派人到我家去運吧。”
坐下來後,老人對鄉政府工作人員說:他種了一畝多稻田,收成好的時候一年能收1400多斤糧食,這一萬多斤糧食是他七八年間儲存起來的,因為他怕自己哪一天幹不動了,沒有飯吃。好在現在自己的身子骨還沒什麼大毛病,可以給受災的人們先應應急,以後的口糧可以再慢慢積攢。
鄉政府工作人員拗不住老人的執著,嘴上答應第二天派人去老人家裏拉捐贈糧。
當天回家後,老人忙著用蛇皮袋裝了近五十袋稻穀,家裏所有的袋子都裝滿了,就等著鄉政府派人來運。可他等了一天也沒見到有人來。老人急了,7月20日上午,他又來到鄉政府。這次,他挑了60斤糧食,還把前幾年養豬攢下的1000塊養老錢捐了出來。
這次,他直接找到了鄉長,說:“你們一定要想辦法把這批穀子運過來。我老了,扛不動了,村裏人又都在忙著搶救被水淹、被沙埋的稻穀和秧苗,不然,我就自己請勞力挑出來了。”
7月26日,鄉政府用鏟車疏通公路後派車到老人家拉糧食。當大家看著碼得整整齊齊的四五十包稻穀時,所有的人都忍不住掉眼淚:老人住的是幾間土磚房、木板樓,堂屋做廚房,被熏得烏黑的堂屋樓板下掛著兩塊烏黑發亮的臘肉。一旁的鄰居說,這是他女兒送來的,他一直舍不得吃。老人的三個女兒都嫁到了很遠的山外,身邊唯一的兒子已經去世,他種田、種菜、養豬,很少在家歇著,而為了讓糧食不生蟲,老人種地很少用農藥化肥,而且,他吃的都是舊糧,新糧全都存起來……
8月3日,老人被請到“情係大湘南”賑災文藝晚會現場,在現場,他甚至連一句像樣的話也沒說出來,但他的故事卻在主持人的講述中,讓在場的所有人和電視機前的我淚濕衣襟。
愛無貴賤,愛無尊卑,更沒有出生地。催人淚下、感天動地的原是那一顆顆裝滿他人的心。
大道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看完全文,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個令人愛戴的老人,他用自己樸素的行為給我們了愛的力量、愛的境界,這是一種血濃於水的情緣,留給我們銘心刻骨的感動。一時間,他使這世上的一切光環都黯然失色。隻有在困境中,無私地將愛施與他人,才是真正的大愛。這種愛,使世界變成了一個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