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來自兩次成功的拚搏,一次在20歲,另一次在32歲。
摩洛在19歲時隨家人一起搬到紐約。他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一份十周十四美元的差事。對當時的情景,摩洛是這樣回憶的:“那時候我經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像發瘋似的,時間也過得特別快。六點下班以後,我還到哥倫比亞大學夜校部上課,主修廣告。有時候,由於工作尚未做完,所以下課後,我還會從學校趕回辦公室繼續未完成的工作,從晚上十一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淩晨兩點。”
摩洛非常喜歡需要創意的設計工作,而他也的確做得有聲有色。
20歲時,摩洛放棄在廣告公司內頗有發展的工作與旁人夢寐以求的職位而決心自己創業。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拚搏。他放棄收入穩定、前途似錦的工作,完全投身於未知的世界,從事創意的開發。結果,成績令人滿意。
他的創意主要是說服各大百貨公司,通過CBS電視公司成為紐約交響樂節目的共同讚助人。在當時,這種性質的工作對人們來說相當陌生,所以做起來困難重重。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可能成功。
摩洛十分賣力地在各地進行說服工作。結果他做得相當成功:一方麵,他的創意大受歡迎,與許多家百貨公司簽成合約;另外,他向CBS電台提出的策劃方案也順利被接受。計劃眼看著就要步入最後的成功階段,但由於合約內某些細節未能達成而終告流產,他的夢想也隨之破滅。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事結束之後,一家公司馬上來挖角,聘請他為紐約辦事處新設銷售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並支付給他三倍於以往的薪水。於是,摩洛又再度活躍,他的潛力得以繼續發揮。此時他年方三十。
幾年之後,摩洛再度回到廣告業界工作,但這次不是從基層做起,而是直躍龍門——他擔任了承包華納影片公司業務的湯普生智囊公司的副總經理。
那個時代,電視尚未普及,與今日相比,仍處於搖籃期。但摩洛和愛德皆看好它的遠景,認為電視必將快速發展,大有可為,故兩人便專心致力於這種傳播媒體的推廣。由他們公司所提供的多樣化綜藝節目,為CBS公司帶來空前的大成功。
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拚搏,但這次冒險並不完全是孤注一擲,他是看準後才押上自己的“賭注”。最初兩年,他僅是純義務性地在“街上幹杯”的節目中幫忙,沒想到竟使該節目大受歡迎,直至今日仍是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
從1948年開始到今天整整四十餘年的時間,它的播映從未間斷,這是在競爭激烈的電視界內非常難能可貴的現象。除了節目成功之外,他被CBS公司任命為所有喜劇、戲劇、綜藝節目的製作主任。
大道理這是一個智慧和勇氣的故事,成功起源於超越性的思維,因為獨樹一幟,站在潮頭,所以成就了非凡的事業。任何行業都是如此,隻有最優秀的人才堪稱領頭羊,同樣也是這些人在創造和刷新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