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生活的道路(1 / 1)

佚名

中學畢業時,有各種獎項頒發給成績優秀、對學校有過突出貢獻、關心社區的同學,同時還頒發了獎學金。艾格耐心地坐在下麵,知道這一切與她無關。牧師獎發給了一個最能體現學校校訓的同學——“道路,真理,生活”。她喜歡這句校訓,知道它將要決定她的一生,盡管艾格並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去做。

校長在宣講今年的候選人所具有的那些品質——最有奉獻精神,對公民活動貢獻最大,最這個,最那個……說得太多太多,艾格不能逐條列出來。她坐在那裏想:“他們為什麼談論我媽媽,我媽媽為什麼會在我的畢業典禮上獲獎?”艾格所了解的她就是這樣的,她們社區的人所了解的她也是這樣的,這些話用來描繪她再合適不過了。

聽見校長叫她的名字時,艾格哭了起來。她走上台,接受她媽媽贏得的這個獎項。在不知不覺中,她把媽媽藏在心裏,站到了台上,而且她知道她在這台上也找到了自己。此時此刻,艾格內心充滿了喜悅,以為自己再也不會有別的要求。

“這要求是否太過分了?”幾年後,她這樣問自己。

艾格一心想進入耶魯神學院,這是一所她夢寐以求的學校,這是一份她知道她受到召喚的事業,這是一條她早在中學畢業時就開始的道路。學校的接收函來了,艾格猜想也許她的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可是她怎麼付得起這筆錢呢?讓媽媽供她念書,這要求肯定太過分了,甚至抱有這種希望都不應該。其實,即使在她存有疑慮的時候,她已經知道了答案——向媽媽提要求,永遠都不會過分。於是,艾格進了耶魯神學院。

多年之後,艾格成為了牧師,嫁給了另一個牧師。經過幾年努力懷孕未果,她又開始問自己:“我想有個孩子的要求是否太過分了?”艾格已經擁有了很多愛——教會,爸爸,媽媽,外婆,姐姐,還有她的丈夫和她的健康。艾格特別渴望要個孩子,但她的要求是否太過分了?

很快,他們有了一個兒子,她又一次以為她對生活別無所求。

然而艾格知道,在她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有一個女兒。她祈求神的引導,她發現自己經常捫心自問:“我想有個女兒的要求是否太過分了?”

不出幾個月,艾格喜出望外地得到了答複。“沒錯,”她走進醫生辦公室時,醫生對她說,“你已經懷孕大約兩個月了。你想知道你第二個孩子的性別嗎?”

“我已經知道了。”她微笑著說。艾格又一次默默地感謝神恩,並且知道她今生今世別無所求。

女兒出生了,健康又漂亮。現在艾格知道了,想得到她將要得到的東西,這是不過分的。

艾格在等待這趟遲來的航班,她別無所求,隻從內心深處說一句:“謝謝。”

大道理對生活別無所求是出於感恩:覺得自己擁有的夠多,而並不完美的自己也許不配擁有更多。正是這種不索求的品質,使她得到了人生的幸福,她逐漸明白什麼叫做人生,什麼是道路。或者,人生是可以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隻要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