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鎮靜的力量(1 / 1)

佚名

14世紀初,瑞士人並不像今天這樣自由和幸福。有一個名叫蓋斯勒的自大的暴君統治著他們,讓他們飽嚐痛苦。

一天,這個暴君在公共廣場豎起了一個高高的杆子,把自己的帽子放在上麵。然後他下令每一個進城的人都必須向它鞠躬。但是有一個名叫威廉·退爾的人卻沒有這樣做。他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站在那裏嘲笑上麵晃來晃去的帽子。他絕不會向蓋斯勒卑躬屈膝。

蓋斯勒聽說了這件事後,大為惱火。他害怕其他人也會這樣不聽話,那麼很快整個瑞士就會起來反對他,於是他決心懲罰這個膽大妄為的人。

威廉·退爾的家在山中,他是個出名的獵手,整個瑞士沒有人的弓箭功夫能勝過他。蓋斯勒知道這一點,於是他想出一個殘忍的方法,讓這個獵手嚐嚐自己的技藝帶來的痛苦。他下令讓退爾的小兒子站在廣場上,頭上放一個蘋果,然後再讓退爾用箭把蘋果射下來。

退爾請求那個暴君不要如此考驗他的箭術。假如小孩子動了一下會怎樣,假如自己的手抖了一下又會怎樣,假如箭射得不準還會怎樣?“你是要我殺了我的孩子?”他問道。

“不要再說了,”蓋斯勒說道,“你必須一箭射下那個蘋果。如果你失敗了,我的士兵就會在你麵前殺死你的兒子。”

於是,退爾一言不發,把箭搭上弓。他瞄準目標,把箭射了出去。

小男孩穩穩地站著,一動也沒動。他並不害怕,因為他相信父親的本領。

“嗖”的一聲,箭劃過空中,正中蘋果的中心,把它射落在地。

人們看到後,紛紛歡呼起來。

當退爾轉過身走開時,一支藏在他外套下的箭掉在了地上。

“你這家夥!”蓋斯勒喊道,“你的第二支箭是什麼意思?”

“暴君!”退爾自豪地回答,“假如我傷到了我的孩子,這第二支箭就是給你的。”

此後沒過多久,退爾果然用箭射殺了暴君,他因此成為了民族英雄。

這樣的鎮靜,有一種蕩氣回腸的震撼!當人生的風雨來臨時,讓我們不要忘記普希金曾經充滿熱情的詠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風雨的日子裏需要鎮靜……”

大道理在一般的情境下保持鎮定也許並不難,難的是在非同尋常的情況下還保持著鎮定,就顯示出了所向無敵的力量。而我們的力量如果失去了鎮定,至少不能發揮到極致。鎮定還包括戰勝了怯懦,暗藏著勇氣,總之……鎮定是一切心理素質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