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有個美國商人請一位猶太畫家上館子吃飯。坐定之後,畫家便取出畫筆和紙張,趁等菜之際,給坐在邊上談笑風生的女主人畫起速寫來。
不一會兒,速寫畫好了。畫家遞給美國商人看,果然不錯,畫得形神畢肖。美國商人連聲讚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聽到朋友的奉承,猶太畫家便轉過身來,麵對著他,又在紙上勾畫起來,還不時向他伸出左手,豎起大拇指。通常畫家在估計各部位比例時,都用這種簡易方法。
美國商人一見這副架勢,知道這回是在給他畫速寫了。雖然因為位置關係看不見他畫得如何,還是一本正經擺好了姿勢,讓他畫。
美國人一動不動地坐了約有10分鍾。
“好了,畫完了。”畫家說。
聽到這話,美國人才鬆了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湊過去一看,不禁大吃一驚,畫家畫的根本不是那位美國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寫。
美國商人連羞帶惱地說:“我特意擺好姿勢,你卻作弄人……”
猶太畫家卻笑著對他說:“我聽說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問別人畫什麼,就以為是在畫自己,還擺好了姿勢。從這一點來看,你同猶太商人相比,還差得遠呢。”
到這時,那位美國商人方才明白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看見畫家第一次畫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麵對著自己,就以為一定是在畫他了。
美國商人犯了一個猶太人不會犯的毛病:以為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
而實際上,在猶太人的生意經上,明確地寫著一條,叫做:“每次都是初交”。
大道理這是不同觀念之間的差別。猶太人的理念更加先進一些。人總是在變化的,不能一成不變來看待一個人。每次都是第一次,保持著那份謹慎和小心,其實也保護了自己和對方的利益,把風險降到了最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