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玲是一位中學女老師,她每天在講台上竭力保持完美形象,但誰也不知道她心裏的痛苦。她開始對自己的臉孔越來越不滿意,覺得哪兒看起來都不順眼,她要改變現狀,她決定去整容。
醫師認為她長得並不難看便勸她不要做了。可玲堅持認為自己的臉有問題。
無奈之下,醫師動手術稍微改善了她的五官,但隻是動了一些小手術,比她所要求的少了很多。
醫師對她說:“身為一名整容醫師,我隻能替你動這些手術了。”
玲對手術的效果並不太滿意,她認為醫師在應付她:“你並沒有對我的臉做大的改變。”
醫師想了想說:“你的臉隻需稍做改變,我都已經做了。現在你的臉一點毛病也沒有了,臉不是麵具,你不能用它來遮掩你的感覺。”
“麵具?”玲很傷心地低下頭說,“我也不想這樣子的。”
“我相信你,”醫師說,“請你告訴我,你是不是因為自己是一名教師,因此對自己壓抑得有點過分?”
玲沉默了一會兒,她說出了藏在自己心頭很久的話:“我很討厭當老師,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必須做學生最好的榜樣,不能有絲毫的差錯。每一天到學校之前,都要將所有生活中的不快隱藏起來,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帶上笑容去麵對學生。我教書已經3年了,但每次登上講台之前都很緊張,這種感覺快讓我瘋掉了。”
“孩子都嘲笑我。我想,一定是我的臉出了什麼問題。”玲說完了自己的遭遇之後,忍不住放聲大哭。她哭著,隨後突然警覺地停住哭泣,擦擦鼻涕,坐直了身子望向醫師,仿佛她已經泄露了什麼重大秘密。
醫師臉上露出微笑:“這樣好多了,哭泣證明你有人情味。”
她慢慢放鬆自己,然後笑望著醫師。
“孩子們嘲笑你,”醫師說,“是因為他們已經看出你一直都在演戲。身為一名教師,控製自己的言行和情緒是無可厚非的,你需要表現得十分能幹而成熟,但是你用不著表現得十全十美。作為老師,偶爾也可以表現得愚蠢一點,那樣會顯得更可愛,學生也仍然會尊重你,學生將會因為你平易近人而更喜歡你。拿掉你的麵具,你會更喜歡自己,甚至會變得很喜歡自己的工作。”
離開診所後,玲的心情好多了,幾個月後,她不再為自己的臉孔而焦慮。她寫信告訴醫師,她覺得比以前輕鬆多了。她自認為是一位更有人情味的老師了,她開始愛上了這份工作和那群可愛的孩子,而且,她深信不久之後,她會工作得更出色。
大道理對麵具人人都能看透,誰都不會喜歡麵具。最重要的是,戴麵具的人也不會快樂。真實是人們能接納的最低和最高的底線,一切的美與道德必須由此出發。真性情的表現,會被真性情的眼睛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