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8章 品味孤獨(1 / 1)

佚名

波瀾萬丈的生活激蕩人心,令人心馳神往,但在人生的河流中,更多的則是平靜,你總要學會一個人慢慢地享受人生,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你是孤獨無助的。但不要害怕,因為這本身就是人生給你的最高饋贈,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上隻有一個真理,便是忠實人生,並且愛它。”那麼,當孤獨來臨時,去體味它、享受它,在欣賞完夏花的絢爛之後,不妨沉下心來,品讀秋葉的靜美。

孤獨是一種難得的感覺,在感到孤獨時輕輕地合上門和窗,隔去外麵喧鬧的世界,默默地坐在書架前,用粗糙的手掌愛撫地拂去書本上的灰塵,翻著書頁,嗅覺立刻又觸到了久違的紙墨清香。正像作家紀伯倫所說:“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孤獨,是人的一種宿命,更是精神優秀者所必然選擇的一種命運。

布雷斯巴斯達曾經說過:“所有人類的不幸,都是起始於無法一個人安靜地坐在房間裏。”洗盡塵俗,褪去鉛華,在這喧囂的塵世之中,要保持心靈的清靜,必須學會享受孤獨。孤獨就像個沉默少言的朋友,在清靜淡雅的房間裏陪你靜坐,雖然不會給你諄諄教導,但卻會引領你反思生活的本質及生命的真諦。孤獨時你可以回味一下過去的事情,以明得失;也可以計劃一下未來,以未雨綢繆,你也可以靜下心來讀點書,讓書籍來滋養一下幹枯的心田;也可以和妻子一起去散散步,彌補一下失落的情感;還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孤獨,實在是內心一種難得的感受。當你想要躲避它時,表示你已經深深感受到它的存在。此時,不妨輕輕地關上門窗,隔去外界的喧鬧,一個人獨處,細心品味孤獨的滋味。雖然它靜寂無聲,卻可以讓你更好地透視生活,在人生的大起大落麵前,保持一種洞若觀火的清明和遠觀的睿智。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孤獨常常不請自來地出現在我們麵前。在廣闊的田野上,在“行人欲斷魂”的街頭,在幽靜的校園裏,在深夜黑暗的房間中,你都能隱約感受到孤獨的靈魂。

在現代社會中為生存而掙紮的人總會有一種身在異國他鄉之感:冷漠、陌生,好像“站在森林裏遲疑不定,未知走向何方”,好像“動物引導著自己”,“感到在眾人中比在動物中更加危險”,又好像“獨坐在醉醺醺的世人之中”,“哀訴”人間的不公正。總之,互相猜忌,彼此欺詐,黑暗籠罩著去路,危險隱藏在背後,這些就是現實人生的寫照。

而保留一點孤獨則可以使你“遠看”事物,即“從事物遠離”,對事物“作遠景的透視”,隻有這樣才能達到萬物合一、生命永恒的境界。在這種境界中,你“可以傾訴一切”,“可以誠實坦率地向萬物說話”,“人們彼此開誠布公,開門見山”。這也是一種藝術審美的境界,它能“使事物美麗、誘人,令人渴慕”,使人成為自己的主人,使人生獲得意義和價值。

塵世中,無數人眷戀轟轟烈烈,以拜金主義為唯一原則而沒頭沒腦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排擠、相互廝殺。而生活的智者卻總能以孤獨之心看孤獨之事,自始至終都保持獨立的人格,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勞碌之身軀,存一顆寧靜淡泊之心寄寓無所棲息的靈魂。

這是孤獨的淨化,它讓人感動,讓人真實又美麗。它是一種心境,氤氳出一種清幽與秀逸,營造出一種獨處的自得和孤高,去獲得心靈的愉悅,獲得理性的沉思,與潛藏靈魂深層的思想交流,找到某種攀升的信念,去換取內心的寧靜、博大致遠的菩提梵境。

大道理孤獨是人生不可剔除的一部分。沒有孤獨,就得不到靈魂的升華和精神的高度。而任何一項工作,也都是在孤獨的自我關照中完成的。在孤獨中保持著一份超然,一份清醒,也許是我們應該有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