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4章 做人的根本(1 / 1)

佚名

一位名醫,在當地享有盛譽。有一天,一位青年婦女來找他看病。檢查後發現,她的子宮裏有一個瘤,需要手術割除。

手術很快就安排好了。手術室裏都是最先進的醫療器材,對這位有過上千次手術經驗的名醫來說,這隻是個小手術。

他切開病人的腹部,向子宮深處觀察,準備下刀。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額頭。他看到了一件令他難以置信的事:子宮裏長的不是腫瘤,是個胎兒!

他的手顫抖了,內心陷入矛盾的掙紮中。如果硬把胎兒拿掉,然後告訴病人,摘除的是腫瘤,病人一定會感激得恩同再造;相反,如果他承認自己看走眼了,那麼,他將會聲名掃地。

經過幾秒鍾的猶豫,他終於下了決心,小心縫合刀口之後,回到辦公室,靜待病人蘇醒。然後,他走到病人床前,對病人和病人家屬說:“對不起!我看錯了,你隻是懷孕,沒有長瘤。所幸及時發現,孩子安好,一定能生下個可愛的小寶寶!”

病人和家屬全呆住了。隔了幾秒鍾,病人的丈夫突然衝過去,抓住他的衣領,吼道:“你這個庸醫,我要找你算賬!”

孩子果然安好,而且發育正常,但醫生被告得差點破產。

有朋友笑他,為什麼不將錯就錯?就算說那是個畸形的死胎,又有誰能知道?

“老天知道!”名醫隻是淡淡一笑。

心中有原則,做事就不會為得失所迷,心情就不會為得失所累。采用欺騙手段掩蓋錯誤,逃脫責罰,雖然能獲得短暫的成功,但事情真相水落石出的時候,就是你成為人人唾棄的對象的時候,而且,在此期間,你還要小心翼翼地掩蓋,承受著心理的壓力和折磨。因此,做了錯事要勇於承認,敢於糾正,哪怕為此付出代價,但起碼能獲得心靈的安寧。

大道理做人的根本,就是保持內心的坦誠。一切行動必須服從於這個標準。這是立世之根,這也是保持內心坦蕩根本,同時也是決定了他人與自己幸福的根本。這是上限,同時也是下限。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