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八十五章 賈詡小策(1 / 3)

“吾奉太尉大人之命,來此明辨吳侯害兄謀位一事。吳侯有何以告吾?!”徐庶很是囂張的問道。

孫權聞言,很不是味。

孫權心裏憋屈啊。孫權自打得知徐庶到訪,孫權可是恭恭敬敬,一點禮數也沒缺少的派人把徐庶接來的。而且,為了表示對徐庶的敬意,孫權甚至親自出府恭候徐庶的到來。以孫權如今一方諸侯的地位,這禮數絕對是周到了。可沒想到,入得廳來。這徐庶別的話還沒說,上來就來這麼一句,孫權能不憋屈麼?

你徐庶什麼意思?審犯人了不成?

孫權雖然在性情上比起的他的兄長孫策來說,那要溫和得多。可那邪火也被徐庶拱得夠嗆。

不過,如今的孫權,他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誰讓這個徐庶是代表劉明來的,而那劉明的實力又偏偏太大了,別說如今有著曹操威脅,萬萬不能兩麵樹敵。就算沒有曹操的威脅,那劉明也是得罪不起的啊。

故此,孫權還是把這口氣給忍了下來。如此也看出。這孫權果然堅忍,比之其兄孫策,那確實是更勝一籌。要是那孫策在此,那絕對是萬萬容不得徐庶如此囂張的。

孫權故作不解,反問徐庶道:“徐參謀此言何來?太尉大人何以如此相責於吾?”

眼看孫權還能保持如此心平氣和,更如此做作,徐庶也很是暗暗驚訝:孫權身為人主,一方霸者,竟能對此等挑釁都能裝作視而不見,其城府實在是太深了。看來要完成右軍師之計,還需要更加努力不可。

徐庶本人的性格,當然不是這麼囂張的人了。但是為了達到此行的目的,徐庶就還非得如此不可。隻有激怒了孫權,並讓孫權有氣無處發泄。以致氣令智昏。那才能完美達到賈詡等人的計策。

故此,徐庶看孫權裝糊塗,當下眼角一挑,蔑視的看著孫權說道:“吳侯何以裝糊塗?貴軍周瑜自立,不就是以此由,不再尊聽吳侯號令的麼?”

徐庶的神情,更是令孫權上火。

這有時候,一個人被另一個激怒了,不見得非得是言語上的。臉上神情的表現,有時候更為重要。很有可能,對方話說得很是平常。可就那眉毛,那眼神,那鼻子,讓人看得不慣,忍不住地邪火往上竄。顯然,如今徐庶就做到了這一點。

不過,孫權還是為了大局。忍了下來。當然了,徐庶的那番話,也有讓孫權驚訝、冷靜的地方。周瑜自立這回事。雖然在江南知道的人不少。可孫權早已下令封鎖消息。不應該那麼快就傳到江南以外的地方去了。尤其還是幽州那麼遠的地方。這在如今一個情報走三個月,消息閉塞的年代,那絕對是不可思議的。而這,也證明了孫權的境內,江南的地界,還是有劉明眼線的。而且,這些眼線傳遞消息的速度,非常的快。

孫權忍住氣,佯裝從容的說道:“周瑜自立,乃被主忘德之人。他之言語。皆是妄言。太尉大人,經多見廣。當知其假。豈可信之。”

“吳侯所言其假,不知可有何憑證?吾受太尉大人所譴。卻是不可輕信。”徐庶很是無禮的說道。

孫權為之氣節。所謂:捉賊拿贓。自古都是抓住賊了,以贓物做憑證。哪有沒事卻要找憑證證明自己清白的?那不就是找麻煩麼?何況,如今這個事,隻能撇清,那還能自己找憑證的,隻要一找,那豈不就真成了無私有弊?

想到這裏,孫權氣得一雙碧眼,險些冒出幽幽的綠火。隻是,即使孫權氣到了如此地步,孫權還是不敢冒著得罪劉明,以至於兩麵開戰的風險去喝斥徐庶。隻是狠狠地瞪了一旁的龐統一眼。隨即扭轉過頭,氣得不再理會徐庶。

龐統自然知道孫權為什麼瞪他了。不過,龐統卻是絲毫也不在意的。隻是在心中暗暗的感歎:我這個師兄,倒還真是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