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說得很是輕鬆,當初劉明單是打點張讓,花得就不止是這個數目。但是,劉明的這種輕鬆語氣,帶給眾人的,卻是無邊壓力,就連當初給劉明操辦打點的當事人楊軍,那也是心中怪異無比。
而劉明此時卻又話鋒一轉,陰森的說道:“不過,這話又說回來,太守的年奉才兩千石,這要折成銅錢,不過一萬三千。皇上要的三百萬,相當於司馬直19年的工資。如果不打折,按原價交足兩千萬,要相當於太守128年的工資。這司馬直若是別無產業,他不搜刮百姓,這筆巨款又從何而來,又如何填補?”
劉明的逼問,當時又令郭嘉等人冒出了一身冷汗。確實如此。這司馬直確實隻有搜刮百姓一徒了。這反過來,又是一場民怨,而這,也是天子富有四海造成的。因為那官職也是他的家產。
而此時,劉明悲天憫人的說道:“萬幸,這個司馬直乃是一個有德之人,接到詔書,悵然道:為民父母的,反而要割剝百姓,以滿足現在的苛求,我不忍心。於是上書,說自己身體不好,請求辭去任命。但是,靈帝為錢,上邊不批準,司馬直乃忠君之人,隻得上路。走到孟津,快到洛陽門口了,司馬直也做出了最後決定。他給皇上寫了一封信,極力陳說當時政策的失誤,講古今禍敗的教訓,寫完後服毒自殺。此真乃直臣之悲哀。我心泯之。皆不願爾等鴻股之臣有這麼一天。故此才要劃分國財,家產。帝王皆如同臣工一般,享受年奉,單有花費,量入而出。如此,帝王花費巨萬,隻需家財充足,心爽即可。國無怨之。而若家財不足,不過是暫停喜好,卻也與國無索。國即安康。各位之間如何?”
還能如何?劉明都把話說得這麼明白了,這屋裏的人又沒有一個是笨蛋,那還有人不明白劉明意圖的,這分明就是劉明自己在限製自己的家財數量。把全天下,分化成一部分。並且把模糊的皇上家產,進行明確的劃分罷了。
隻不過,眾人還是難免在心中腹議劉明:這是好好說也就是了,還拿司馬直來嚇唬我們幹什麼?弄出一片我們若是不答應,就逼我們服毒的架勢,至於麼?
不過,腹議歸腹議,這些人卻沒有一個真的怨恨劉明的,自古為了限製君權,有誌之士,那絕對不在少數。可最終也不過是用一些天命什麼的來給軍權加一個小小的枷鎖。完全靠的是君主的自覺,如今,劉明愣是把這事挑明了,規定了自個職責、權力和義務,並準備明確界定他應該拿多少工資,以保全國家資產。使天下人穩定,這絕對是他們這些有大智之人最願意看到的。故此,他們全都是心中欣喜無比。都覺得自己跟對了明君。
而他們不知道,這固然是劉明在完善了公司機構之後,要求的股權分配金。可這也是劉明對曆史上的那些君主,想花個錢,卻老是要受到朝臣的束縛而采取的自我保護。而這裏麵,對劉明觀念影響最大的,卻不是什麼現代的東西,而是當初靈帝劉宏與劉明共飲時說得一句話:眾魚在淵,不如一魚在手。
此話雖是劉宏視天下百姓為自家魚肉,可卻也刺激了劉明。再聯係到劉明如今早已家產無數,卻也因此不知道了自己到底有多少錢了。國產、家財全都混在了一起,故此,才有了劉明今日之說。
但是,雖然如今眾人全都明白了劉明的意圖,可到底給劉明的工資定多少,這還是個問題。原本幽州的產業,那就是劉明一手創辦的,都是劉明的私產在供給,若是劉明撤出私產,幽州財政當即就要崩潰,而就算劉明不撤出私產。可自古也沒有給皇上定工資的,這少了不合適,可多了也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