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一天。就在這熱烈的氣氛當中過去了。眾人散會之後,各自回家完善三閣一處的體製和官員名單。
隻不過,眾人離去之時,這些劉明的心腹,心中沒有一個不罵劉明狡詐的。卻也沒有一個不佩服劉明偉大的。全都暗中竊喜跟對了主公。
而此時的劉明,也是高興無比。
雖然劉明不敢肯定自己如此的布局,這個皇朝就會因此千秋萬代下去。可也絕對要比曆史上五六百年一個輪回的朝代要長遠。而且,就連到了現代那會兒,那些實行君主立憲製的君王家族不是也照樣活得很滋潤麼。自己設立的這個體製,進行到新時代,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隻要沒有外患,就憑著三閣體製抵消民怨,那國家內部絕對是安定的。而憑借著國家百分之二十的軍費預算,以及監控全球的千葉組織,先發製人之下,想來也不有什麼勢力能威脅到國家的安全。
想到這裏,劉明更是得意。劉明那個三閣一處,那可是與君主立憲製絕對不同的。
君主立憲製,那是由於新興勢力的崛起,可皇族勢力仍然有相當大的威脅了,為了不同歸於盡,免予內耗,互相妥協下的產物。那立憲的君主,都是被逼得無奈之舉。最後落下的不過是一個名號,以及政府部分的供養。半分實權都是沒有的。國防、軍權等等,也是集中在內閣手裏的。
但是,劉明這裏卻是不同。這可是劉明縱觀曆史之後,主動地采取的一種斷然措施。軍權都是在劉明手裏。隻是把國家作為一個公司看待,委托給專業人士管理。然後享受收益罷了。就連那近似代表民主的文淵閣,那也是為劉明服務,其根本目的是保護皇家利益和民間利益達到一個和諧共存。
不過,若是安辯證唯物主義看,劉明這也近乎是在一人的極度集中下,形成了一種共產大同的體製。
但是,劉明所想不到的是,由於最後的定案:今後每個皇上的繼承權透明化了,皇子之間的猜疑也就沒有了隻剩下平等競爭了。這倒令劉明的後代沒有暗中爭權的了。兄弟關係都很和睦。
可除了這個好事之外,更令劉明想不到的是,由於劉明的偷懶。皇上的責任也被明確化為保護國家,持掌軍務這唯一用途上,而清平的時候,軍務上隻能用單調無聊來形容。那些具體的訓練等等,按著規定了流程,那也不是皇上管的,反倒是皇族的其他成員,同樣享受著國家供養,衣食富足,各按愛好行事,美得很。以至於皇位繼承經逐漸演變成了一個苦差,成了劉氏家族的一個責任和義務。
這要不是劉明規定了每個繼承人都要由上一任的帶著培養五年,同時每個繼位者隻有在繼位滿八年並有繼承人的情況下才能離任。估計劉明的皇位早就沒人理了。而因此,幾乎在劉明後代上任皇位之後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想盡辦法抓一個繼承人,不管是弟弟還是兒子,侄兒,無所不用其極的拐騙。其目的,就把自己上當受騙當的這個皇位轉嫁給別人,好從此逍遙自在。
但是,不管怎麼說,有了劉明的這個機製後,在迫害與反迫害的互相較量下,以及在瀛州血的試煉下。登上皇位的繼承人,還真沒有一個是無能之輩。
不過,此時,劉明和郭嘉等人是無從得知他們的這個無心之舉造成的影響了。經過三天的周全部署。一切方案全都定下,當即請王允跟劉明見麵。
見麵後,而二人一番做戲,劉明幼子劉夏登上皇位。隨後,劉夏登基的消息,昭告天下。並招曹操、孫權齊到幽州。
隨著劉明的這道詔書,天下又是一陣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