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齋。
大名府有名的老字號,相傳興建於五代時期,比大宋的建國時期還長。臨街的門麵,富麗堂皇。光大門就三米多高。三階的白玉石階,左右各有一個兩米的青石怪獸。
李民離老遠看得時候,還以為是倆石獅子呢,直到了切近,才發覺那兩個石雕,不是什麼石獅子,而是兩個青石的貔貅。門口的夥計,更是穿的幹淨利落,滿臉笑容,精神飽滿。
李民看得暗自點頭:這宋代的商家,到也好氣派,絕不比那些現代的大商場差。
就在此時,頭前走的王六,已經自然進入角色,站在石階下,衝著門口的夥計,大聲地呼喝道:“我家主人有好生意照顧你家。趕快讓你家掌櫃的出來侍候。”
李民暗暗點頭:不錯。這麼大的門臉,這小六子竟然都沒怯場。值得培養。
那聚寶齋門口的夥計,那眼光多通透。雖然王六的一身打扮不怎麼樣。可跟在王六身後的李民,以這夥計多年的閱曆,竟然也沒看見過,更沽不出李民這身形頭值多少錢。那夥計當即滿臉帶笑的對李民說道:“多謝大爺關照小店,裏麵請,我這就給你叫掌櫃的去。”
說著,夥計把李民讓到了廳裏坐下,又有人給李民端上來了茶水果品。不大會兒的工夫,一個四十左右,穿著穿這青色長衫的中年人,從裏屋走出來,連聲說道:“貴客駕臨,小店招呼不周。恕罪,恕罪。在下就是這聚寶齋的掌櫃。敢問貴客想看些什麼?是古董,還是玉器?”
這掌櫃的,滿臉笑容,一邊說著,一邊不著痕跡的把李民三人,仔細的打量了一遍。當即納悶不已。
沒別的,李民三人,那王六、魯玉,掌櫃的一眼就看的門清。隻衝那王六的站姿和打扮,掌櫃的就敢斷定,這王六絕對是一個閑漢、潑皮。這種人,聚寶齋每月都要打發十幾個,沒有什麼可在意的。而那個魯玉,雖然長得姿色還不錯,可衝其穿著,撐死也就是個小家碧玉。絕對算不上什麼大貴客。不過,看其太陽穴高鼓,眼神倍亮。應該是一個練家子,不知道是什麼來路,到也不可輕易得罪。
惟有三人中的李民,一身衣褲,樣式古怪,材料稀奇。坐在那裏,氣宇軒昂,不卑不亢。頭上的發型,更是非僧非道,任憑掌櫃的閱曆非淺,也是看不出李民的深淺。更想不出這三種人,是怎麼聚到一起的。以至於那掌櫃的早已達到爐火純青的門麵功夫,竟然有了一絲動容。
李民看在眼裏,心中暗自得意:嘿嘿,沒看過吧。一會兒還得讓你開開眼界。
此時的李民,對自身的這身行頭,還很是滿意的。要知道,自李民進城以來,以及魯玉領著李民行走於街市上時,李民這身打扮,早已引來了不少注目禮。開始的時候,李民還有些不習慣,還準備先找一個成衣鋪,換一身大眾的服飾,免得招搖。
可後來,李民卻發現,大宋這個時代,服飾還是蠻開放,蠻多元化的。這街上,有圍著獸皮的,也有穿著絲綢的,更有打著赤膊的。服飾有長有短,千奇百怪。顏色更是豔麗多端。什麼色的都有。
其中,李民就看過挺大得一個男人,穿著火紅的大氅,頭上卻戴一個綠油油的壯士帽。李民就佩服不已。且不說這紅配綠,單就衝他敢戴這麼一頂綠帽子,李民就服了。李民是寧死也不穿這行頭的。更別提那還有頭上插花,鼻子上掛環,耳朵上掛環的了。
相比起來,李民這身,除了更帥一些之外,倒也沒有什麼更標新立異的。
而這時,站在李民身旁的王六,已經按照商量好的話,衝著掌櫃的張揚的說道:“你這店裏的物件。不過都是一些凡塵的俗物。能有什麼入的我家主人的法眼。”
掌櫃的很是尷尬:有這麼說話的麼?
李民一擺手,攔住了王六的話茬,訓斥道:“胡說!退下!”隨後又衝著掌櫃的問道:“掌櫃的貴姓?怎麼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