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姚州鐵礦(1 / 2)

鉛雲凝重地遮住了太陽,天色灰灰蒙蒙,小船一尺一尺地向前挪動,李玄站在船頭,看著兩岸陡峭的山峰,聽著遙遙傳來的川江號子,真個是歸心似箭。

道院的工地,這十來天應該能夠封頂了吧?否則一遇上過年,下幾場大雪,裸在外麵的磚牆,不是要變成“爛尾樓”了嗎?李玄後世經常看見城市裏有不少的建築,蓋了一半,便停了工,風吹雨淋的,最後全部要推dao重來。

李玄一行人趕回青城縣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五日了。年關已在麵前。回程途中,遇上了一場大雪,一行人在嘉陵江邊的小城裏被困了整整三天。路上也極為難走,三個纖夫拉著小船,口中唱著川江號子,吃力地一步步向前蹬,李玄真正體驗了川中行路之難。

到了江邊碼頭,他舉目一看,不由得展顏大笑,哈哈,道院新建的樓房,全部封上了頂!他真恨不得立刻趕過去找到五哥林瓚,給他一個熊抱!

不過當晚在師父家中,李玄還是狠狠地敬了林瓚幾杯。青霞門的師兄,是鐵打的兄弟!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李玄把自己關在家中,奮筆疾書。冰凝乖巧地給他送茶送水,這小相公如此用功,要考個功名什麼的也不在話下吧。小妮子咬著嘴唇亂想。

當一份《龍門老君山實地考察報告》,一份《老君山硝石采煉及水法煉銅計劃書》,一份《請頒劍南道珍稀動物禁獵令》送到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手中時,他也正在字斟句酌地寫著一份“上雕版珍印《禦注道德真經》表”。

一百本金線白宣印成的新書早已準備停當,鮮於仲通決定立刻快馬送去長安,要趕在上元節之前,給聖上一個最好的禮物。

在那表文中,他寫道:“青城煉師李玄,少慕玄元,長習丹道,誌存高潔,頗有道術。臣舉其賢,補授蜀郡道官。玄以道門雕印符錄之術,發為刻版印書之技。臣以吾皇親注《道德真經》,雖立經幢,而民間百姓,尚有未能募寫者。遂自散家資,恭雕經版,精印萬本,裨使天子崇道之心,昭於天下,玄元之德,廣被海內……”

鮮於仲通寫完,滿意地用上大印。心中在想,李玄這是送了我一個大功勞啊!

不過當他拿起李玄送來的三份報告,匆匆一閱,便拍案而起,又驚又喜地道:“這個小玄子,真地如此出人意表!既有硝石,還有精銅,如果再有鐵礦,那我劍南一道,還有何愁!”

其實這鐵礦,早已在李玄的考慮之中了。在回程的船上,他就在考慮,如何開采四川的鐵礦資源。後世的攀枝花鋼鐵基地,那可是全國三大礦產之一啊,不正在雲貴川交界之處嗎?而此時,劍南道包括了整個西南,後世的貴州,也在其版圖之內,當然還包括了雲南的一部分。

李玄決定,將勘探找礦的任務,交給麻黑道長。風水大師去找礦,不是跟秀才學醫一般地方便?

在研究了一番當時的輿地之圖以後,李玄標定了“攀枝花”的大概位置:姚州!

這攀枝花鐵礦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發現的,是大麵積的地表礦,麻黑道人應該能找得到吧!

參加龍門老君山的“隊員”,都得到了重賞,李玄給麻黑道人發了一千貫的獎金!那麻黑道人接過錢票,黑臉上的麻子顯出了血色。這可比看個風水什麼的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