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兵者詭道(1 / 2)

第三天,李玄帶了一麵軍旗,來到營地。

這是一麵黑色的旗幟,上麵畫著白色的北鬥七星。李玄集合隊伍,正式將這麵旗幟授予崔寧,同時將這支三百人部隊正式命名為“指南軍”。

“指南軍,將會成為大唐軍隊中最強的強軍!你們每個人,都是強中之強!記住,你們不是一個人去戰鬥,而是以一個整體去戰鬥!隻有每個人強了,整個軍隊才會強。而三百人合在一起的力量,將會無敵於天下!”

簡短地訓話結束之後,李玄便正式委任徐土根,作為指南軍的教官。並交給他一份詳盡的《指南軍軍規》。

隨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再也沒有在軍中露麵。而是由土根每天晚上接受他的任務,第二天去執行。

李玄將這支軍隊定位成一支擅長山地叢林作戰的特種部隊。他擬定了一個詳細的訓練計劃。

土根是一個簡單的人,他可以忠實地將李玄的命令變為執行。

指南軍有了自己的營地,訓練場,軍營的夥食好得不能再好,但訓練的強度和方法卻讓人痛不欲生。所有的人,包括崔寧,都把李玄看成了一個惡魔,一個折磨他們的魔鬼。而這個惡魔,卻躲在背後。土根隻是他的替身。

無休無止的體能訓練,三天一次的攀岩,爬山。十天一次的野外生存訓練。搏擊,近身格鬥,偷襲,潛伏,刺殺,下毒……這些,跟大唐軍隊平日的操練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但在李玄定下的獎懲製度下,沒有人敢違背軍規。

漸漸地有十來個軍士被淘汰,李玄讓土根將他們集中起來,隻讓他們每天幹一件事,往遠遠的一個大籮筐裏投擲石塊。

李玄自己則一頭撲在了武器的開發上。

由黃庸負責的“軍研所”,設在一個小山凹裏,為了保密,李玄還調了十來個士兵輪流在外值守。

李玄將後世記憶所及的一些特種武器,一個一個地開發出來。

首先他設計了一係列的攀登工具。比如狼牙狀的手扣,可以套在腳上的釘齒鞋套,係在腰間的帶著鉤子的皮帶等等。

還有三棱軍刺,手弩,甚至忍者使用的飛菱,飛鏢。

沒有教官,李玄便讓土根從軍中選拔。一些擅長格鬥和使用暗器的軍卒很快被升了官,變成伍長,什長,充當教官的角色。一張標明了人體各個脆弱部位的示意圖,也交到了這些肉搏教官手裏,每個士兵都習慣於一招製敵於死地的方法。

這支隊伍不再操練各種戰陣,而是分成三個人一組,專門訓練如何潛伏,接近目標,突然實施有組織的刺殺。每個人分工明確,在李玄製定的獎懲製度中,戰功不再是以個人奪得首級為標準,而是以整個任務的完成為標準。

指南軍很快地脫胎換骨,成為一支十分詭異的軍隊。

李玄自己則把重點放在了開發火yao武器方麵。鳳磊已經從龍門老君山運來一船純淨的硝石。采購的“舶上硫黃”也又悄悄運到。。

黃庸在李玄的指導下,將硝石硫黃運用水飛的辦法提純,而拌上研細的炭粉,加水經過仔細的攪拌,弄成了顆粒狀,再用孔目篩反複篩取,得到了性能極好的顆粒火yao。

李玄對這種黑火yao的威力相當的滿意,有了這個基礎,他才能放心地發展火器。

李玄製定的火器發展計劃,是一個五年計劃。第一步,他把重點放在震天雷和火炮兩種武器上。

李玄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要想發展火槍,主要的技術瓶頸是鋼管,隻有冶煉技術達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發展管狀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