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拜見嶽父?(1 / 2)

“李相公難道忘了那些蘭台禦史們上的諫章了嗎?”陳希烈不動聲色地道。

這個老滑頭,當時他可是什麼也沒說啊。李林甫突然覺得,自己對陳希烈似乎是有些過於輕視了。

天寶以來,在李林甫重用蕃將,以蕃製蕃的邊將策略引導下,大唐的邊軍中不少蕃將得到提拔。當時朝中議論紛紛,一些蘭台禦史連章上本,指責李林甫用人不慎,恐有他日之虞。一直到天寶八載春,李林甫重用的蕃將歌舒翰力拔石頭城,奪取了土蕃在河西地區的重要堡壘,反對之聲才弱了下來。

隨著邊事越來越頻繁,大唐實行了多年的府兵製日益暴露其不足之處。府兵老弱疲憊,不堪大用,而自天寶三年以來,國庫也越來越吃緊,李林甫不得不提出大唐的兵製改革,準備以募兵製來代替府兵製。募兵製是要放權給各鎮節度使,由這些將領們自行招募,朝廷除了提供部分軍晌之外,並不幹涉各鎮所募兵丁的人數,這樣,就給了一些手揮兵權的蕃將更大的自由。

李林甫並不知道,這種募兵製的改革,最終會斷送大唐的江山。因為當邊鎮的節度使們,尤其是那些桀驁不馴的胡人將領們手握重兵,隨時都可能反戈一擊,這種埋下禍根的策略,在天寶八載,並不是沒有人擔心,陳希烈就恰恰是一個明白人,他作為兵部尚書,若是不肯在募兵奏本上同署,這就說明內閣對此事並未統一意見,報到皇帝那裏,能不能準奏,就是一個大大的疑問了。

當然,在這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剛吃了敗仗的範陽節度使安祿山,會在幾年之後突然反叛。

李林甫隻覺得心中一陣煩悶,他索性一揮袍袖,離開了中書議事堂。

多少年來,陳希烈第一次敢於當麵讓李林甫下不來台,這次交鋒,使他信心大爭,望著李林甫遠去的背影,暗中冷笑道:“哼,這老匹夫還以為我真的怕了他呢!”

……………………………………………………………………………………

李玄等人回到劍南會館,就見妙常、鮮於靈金和曹玉娘都早已翹首以待。

“相公回來了啊!”曹玉娘熱情地跑上去迎接,倒是把靈金氣得銀牙直咬。沒辦法,誰讓自己是個節度使的大小姐身份,怎麼也不能跟這胡姬當麵去爭寵,這不是落了自己的麵子嘛。

到是妙常在一旁看得真切,悄悄地拉拉了靈金的衣袖,小身道:“別急,這玉娘怎麼爭,也爭不到你頭上去!”

“哼,難道我想爭?誰稀罕啊,不就一個小小的進士嘛?撐死了也不過是個七品官。”鮮於靈金故作不屑地道。

進得屋來,玉娘早已準備好湯盤布巾,淨了手,又奉過香茶,這才在一旁侍立。

“嗬嗬,玉娘啊,你的好事來了!”李玄今天心情不錯,眉開眼笑地道。

“我的好事?難道相公今日在朝堂之上,得了個大大的官職?”玉娘捺不住心頭的喜悅,一彎玉唇笑成了新月模樣。

“我是說你的好事,至於官職嘛,當然還沒有拿到手呢,不過,估計也快了!”

“我能有什麼好事?”玉娘不解地道,臉上卻是笑意未減,隻是眼裏多了幾分疑問。玉娘的眼睛本來就大,這樣楚楚看來,倒是叫李玄心中陡然萌生了幾分愛意。玉娘是第一個大膽向她表白的女子,可自己卻好像並沒有真正地把她放在心上,李玄不由為自己的薄情感到自慚。

“明天,你跟我去見皇上,還有貴妃娘娘!”李玄看著她的臉,一字一句地道。

“啊?真的?相公,你莫是哄我玩的吧?”玉娘被這巨大的喜悅弄得說話都顫了,能見到皇上和娘娘,那就是說,她曹家的案子,有翻過來的可能啊!

“哈哈,當然是真的,不過,你今日可以將琵琶好好操練一番啊,明日進宮彈上一曲,說不定什麼事情都好辦了!”李玄愛惜地拉過玉娘,輕撫她的玉臉,柔聲道。

玉娘隻覺一股幸福的暖流從心房裏湧了出來,一下子便湧遍全身。她頭暈暈的,不知說什麼才好,隻是傻傻地看著李玄笑。渾然不顧鮮於靈金和妙常道姑都在邊上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