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窮棒子溝人家(2 / 2)

快速的解決完了一碗野菜粥,回頭看看鍋裏,給婆婆碗裏添滿,三個孩子一人碗裏添了一勺,再盛出一碗來喂小女兒,這一大鍋的野菜粥已經見底了。

揉了揉吃得半飽的肚子,然後收拾好碗筷,和婆母打了聲招呼,向趙地主家的棉花地裏走去。

現在正是秋收的季節,趙地主家的棉花該收了,可是家裏工人不夠用,便雇用一些婦女摘棉花,這種事情也不是誰都能找得到的,好在宋殿元是附近出了名的幹活沙楞,所以有這種事情的時候都原意用她。

她出來給人做零工來添補家用,家裏大兒子母慶榮和二兒子母慶魁也沒閑著。

吃過飯後,母慶榮和母慶魁哥倆背起兩個大背筐,朝著一片剛剛收割過的黃豆地走去。

兄弟兩個這是要去揀豆杆,收割過的地裏就算活幹得再好,總有些落下的豆杆,幸運的話有的豆杆上麵還會帶好多的沒有炸開的豆莢,拿回家後,可以把豆莢扒開,裏麵的黃豆可以留著當糧食吃,而剩下的豆杆就放在一邊留著當茅柴燒火用。

看著兄弟兩個背著和他們身材不相襯的大背筐,王氏坐在院子裏不禁暗自落淚。

母慶榮已經十多歲了,背著這個大筐還算好,到小腿那,再看小他五歲的母慶魁,七歲的孩子,因為吃的少,所以長得就不算高,身上背著的筐了已經拖地了,可是那小小的身子還努力的不讓筐子掉下來。

“奶,你咋哭了呢?”三歲的母慶有沒辦法跟哥哥們一起去地裏揀豆杆,隻好陪著奶奶在家裏看著不滿一歲的妹妹。

“奶是心疼你大哥和你二哥呀!他們倆這麼大正是應該坐在學堂裏跟先生學字念書的時候,可是現在大字不識一個不說,還得幫你娘下地幹活,都是奶沒用呀!”說起這些,王氏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母慶有還不太懂這些,隻是看著奶奶哭心裏也跟著難過,時不時的伸出手去給祖母擦擦眼淚。

“喲,老嫂子,這是咋了,這咋還抹上眼淚蒿子了呢?”說話的是李翠蓮的婆婆劉氏。

“唉!我是心疼我那兩孫子呀!你看看那老二,個兒還沒那筐高呢,就得背著筐幫她娘幹活。”王氏看著劉氏手裏的那一大笸籮的鞋底和鞋墊,也拿起要補的衣服縫了起來。

“嗨!咱這窮人家的孩子不就是這樣嘛!誰讓咱窮呢!”劉氏感歎到。

“可是這要是在從前,在我們關裏家,這麼大的孩子可是正在學堂裏念書的時候呀!”說起這個,王氏眼淚又出來了。

“說起這個了,我倒是想知道你們不在關裏家好好呆著,咋跑到咱這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窮棒子溝來做啥呢?”劉氏是從爺爺那輩就來了這窮棒子溝,所以沒辦法才生活在這裏的。

“我娘家在河北永平府昌黎縣,來這窮棒子溝也是沒辦法呀!”回想起往事,王氏又開始唉聲歎氣了。

“那裏多好呀!哪像這窮地方到冬天死冷寒天的。”劉氏心裏更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