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由人組成的,那麼社會中所有的活動都離不開人。很多人都說,遇人交往是最難的,其實,隻要你心存一份愛心,用愛去對待所有的人,包括自己,你就會發現,每個人都很可愛,生活真的很精彩。
學會愛不可愛之人
在一次盛大的商務宴會上,聚集了很多商界的老總和報社的記者,老總們想借此找到新的商機,記者們則想找到些新鮮的話題。陳總是某大型連鎖商城的老總,他也想借此找到一些可以合作的機會。
這時,有一個好朋友走過來,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於是他跟著朋友走到了靠近角落的一群人當中,原來有一個人正在數落他們商場的種種不好。陳總看了看,這個人正是以前在生意上跟他有過過節的人。
陳總站在人群中聽著他的高談闊論,那個人並沒有察覺,依然滔滔不絕地數落著陳總和他的商城。記者們圍了很多,希望能從中找些可上報的素材。有幾個人認出了陳總,都有些擔憂地看著他,擔心他們會爭吵起來。
可是陳總表情平靜,隻是靜靜地聽著。等到抨擊他的人發現陳總時,頓時表現的非常尷尬,這時陳總走上去,握住對方的手,誠執地說:“謝謝你對我和我的商城提出這麼誠懇的意見。”
那個人的臉上頓時一陣紅一陣白,很不自然。陳總遞了一杯酒給他,可以使他有機會掩飾自己一時的窘態。
第二日,抨擊陳總的人親自來到陳總的辦公室裏,再三向陳總致謝。從此倆人成為了好朋友,在生意上也互相扶持。這個人還常常在各種場合稱讚陳總,說他是一個令人敬仰的人。這使得很多人都知道陳總的為人,紛紛願意跟他合作。
要知道,那個抨擊陳總的人在陳總眼裏就是一個很不可愛的人,如果是一般人,也許就發生了爭執,最後大報小報都會報道出來,造成負麵影響,對誰都不好。但是陳總卻主動示以友好,用自己的誠意,贏得了友誼,也給自己贏得了聲譽。
如果要問你,不可愛的人都有哪些,相信你會列出長長一串名單來,然後訴說著他們的每一處不可愛的地方,估計一天一夜也說不完。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也許這就是你不快樂的原因呢。你隻記得每個人的不好,所以你的心裏總是被這些煩惱所纏繞,人生怎麼還能活的精彩呢?
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的,當然也肯定會遇到令我們不愉快的人,甚至是我們反感的人。對待這樣的人,你會怎麼做呢?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跟其交往,但是,世上的很多事並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的。我們難免還要跟這些人打交道,如果你因為他不可愛,因為反感他,就隨意地表現出自己的不滿,雖然當時可以發泄一番,出出自己心裏的惡氣,但往往也會因此而得罪了人,給自己樹敵,埋下隱患。那應該怎樣做呢?何不學著去愛他們。
一般情況下,對手都會被我們列為最不可愛的人。所以我們假設你反感的人正好是你的對手,如果你排斥他,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對手之間,是最容易產生衝突的。我們經常會看到,為了爭得客戶,對手之間往往互相詆毀、互相打壓。有的更是在客戶麵前就爭吵起來,結果是越吵越起勁。
實際上,從情感的角度來說,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的對手是不存在的。對於互相對立白雙方,隻是因為處於競爭狀態而暫時的對立,是一種實際中各種因素的較量而不是情感上的敵對,這就是產生反感真正的原因。對於我們常說的反感的、討厭的人,如果主動地接觸了、繼而了解了,慢慢地也就能夠理解並且有可能接受他。很多反感、厭煩的感覺更多是因為先入為主、親近性不足而產生的,真正先天性的則很少。就如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時會感到恐慌、緊張,但是過一陣子,對周圍的情況了解了,這種不安、恐慌的感覺就會自動消失。因此,對於那些在我們心裏歸為不可愛的人,如果能嚐試著去多多接觸,就可以完全了解,如此一來,討厭的感覺也就消失了。
正視生命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自己不具備的東西。即使這個人對你來說,在情感上並不是願意接受,但是嚐試著愛他們,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難。
學會愛一個不可愛之人,你就會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因為你學會了在不可愛的人身上去尋找他的優點,當你看到他的優點時,你就會發現,他其實並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而且,他也有可能會給你帶來你意想不到的好運和機會。學會愛他們,而不是去樹立自己的對手,當你不幸樹立了一個對手時,你所獲得的就會不止是十個對手,你在精神上所受的威脅和煩惱也會經常地來騷擾你。
因此,放下自己的偏執,去接受那些你認為不可愛的人,你就會感到輕鬆很多。
把嫉妒作為動力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心理活動,就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出色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強烈地產生出一種仇視的心理,這就是嫉妒。
嫉妒是心靈的枷鎖,會牢牢地鎖住一個人,被鎖住之人既無好處可言,反而會因此跌進自己製造的痛苦世界裏走不出來。好嫉妒的人往往自大,因為自大,就隨時想著高人一頭,因而就容不下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長的好看、比自己有學識、比自己富有等,當看到別人超過自己時,就會想法設法運用各種不正當的方式去貶低,甚至設置陷阱去坑害人家,結果往往是自己身心疲憊,受傷害的也正是自己。好嫉妒的人還會把大把的精力投入到與自己生活和工作無關的事情當中去,探究別人的隱私、嘲笑別人的穿著、議論別人的缺點等,總是在打擊別人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快樂,以求得心理平衡,而他們卻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嫉妒同時也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它也經常會導致怨恨別人、中傷別人等消極行為。
嫉妒往往還和心胸狹窄、缺乏修養聯係在一起。心胸狹窄的人常因一些很小的事就產生嫉妒心理,源於隻要別人有一點比他強的方麵;而缺乏修養的人會將嫉妒變為消極的行為,嚴重破壞人際關係。
比如你在一個單位兢兢業業工作了好幾年,都沒得到重用,但是新分來一個研究生,就因為他學曆高,領導立刻就對他另眼相看,與你享受同樣的待遇甚至更高,你會怎樣想呢?肯定或多或少會有些嫉妒了。領導說要團結,你打心裏不想和他交往;領導說他剛來要多多幫助,當他來請教你時,你就是知道也不想告訴他;你時時想看著他出紕漏,鬧笑話;你會用資曆來壓他,對他說話刻薄;你會逢人便說你所受到的待遇有多麼不公平,你會變的心情不好,你會有怨恨;你不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你常常會出現差錯;你覺得領導越來越不在乎你;你睡不好覺,怕你會失去工作……
可你想過沒有,你的種種想法、做法對對方來說,什麼作用也沒產生,最終受到心理折磨的是你自己,而且這些折磨都是你自己強加給自己的。與其說是別人妨礙了你,倒不如說是自己的嫉妒心做祟,從而脫離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軌道,嚴重地還會自毀前程。
與其去嫉妒別人,不如去學會熔煉嫉妒。把本能的嫉妒轉化為進取的動力,讓自己的心態歸於平靜,認識到自己的短處,同時多結交一些比自己強的人,從他們的身上學習他們的優點,這樣嫉妒就會變成一種摧人奮發的動力。
其實,嫉妒就是源於別人比自己強。與比自己強的人結交是可以獲得很多好處的。跟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會容不得自己不如別人,你會增強你的求勝心,促使你很快地成長並超越別人;跟優秀的人在一起,你可以走對方向,少走彎路。你會借鑒到他們成功的經驗、模式等,不用自己去嚐試哪些事可做、哪些錯誤不能犯,可以節省下很多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而一個人,有些東西是不由自己來取決的,比如出身、相貌等,因此嫉妒就顯得沒有了理由。當你在某方麵嫉妒時,就表明你在這方麵不如人。要明白自己為什麼不如人家,是自己努力的不如人家多還是總拿自己的弱勢去比人家的優勢?知道了根源,就能把嫉妒轉化成動力,用自己的努力去縮短與別人的差距,甚至超越他人,換成別人對我們的羨慕。
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千世界裏,總會有人強於自己,嫉妒隻是徒增煩惱而已,更不能做出毀滅、扼殺別人的行為。而應該覺得不甘心,想著要怎麼強於人家,積極地提高自身的價值與素養。
比如,你嫉妒別人學習好,那你就比他更努力一些;
你嫉妒別人為業績好,那你就給自己訂個目標,每天比他多拜訪幾個客戶;
你嫉妒別人人緣好,那你就反省自己,是不是待人不夠真誠,或者不夠積極主動,或者嚴肅的時候多於微笑的時候;
你嫉妒別人漂亮,那你就讓自己呈現出知性美。
……
對別人產生嫉妒並不可怕,關鍵要看自己能不能正視嫉妒。如果能以此為動力,時時鞭策自己,化消極為積極,往往會使自己趕上甚至超過別人。
學會尊重他人
酷愛打牌的李先生在家閑來無事,約了三個朋友在家大戰,他和其中一個打對家,一上手,兩人配合默契,讓其他倆人連連輸牌,李先生非常得意。這時,對家出錯了一張牌,讓對方抓住了機會贏了一局,李先生有些不高興,就指責對家:“你怎麼打的牌?這麼好的局勢讓你給打輸了。”對家聽完,麵上有些不高興,但本來也是自己出錯了牌,也就沒有吭聲。兩局後,對家又出錯了一張牌,李先生就又開始數落:“你到底會不會打牌,你看他出的牌就該知道他都有些什麼牌,跟你打對家可真窩火。”對家一聽,立刻站起來說:“不打了。我打牌臭,跟你打不了。”說完就出門回家了。李先生還一頭霧水:“怎麼了這是?說兩句就不高興了?”另外兩個朋友借口人手不夠打不起來,也告辭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