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覺得運動是快樂的遊戲而不是義務性的活動。大部分孩子都會散漫、集中力差,所以隻要覺得不好玩了就會馬上表現出來。即使再跟孩子解釋“想長高就要運動”的道理,隻要孩子不喜歡就很難繼續運動。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運動,或者邊聽音樂邊運動,或者把運動項目設計成遊戲的模式,這樣孩子會很感興趣的。
哪些運動讓寶寶長更高?
很多媽媽會問“哪些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呢?”答案是“所有運動都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大部分運動都可以促進肌肉和骨骼的發育,刺激骺板幫助成長。隻要有規律地持續運動都可以讓孩子長高。
但是如果一定要挑選運動項目,那伸展全身肌肉的運動和通過跳躍刺激骺板的運動相對比較有效。比如籃球、跳繩、跑步、遊泳、騎自行車、輪滑、羽毛球等項目都很好。需要注意的是過分使用四肢肌肉或者抬重物給腿部造成很大壓力的運動,這種類型的運動會阻礙骺板的血液供應,影響正常生長。舉重、馬拉鬆、體操、摔跤都屬於這種類型。這個時期抬重物的運動和強化肌肉的運動都不大適合。
運動對學齡前兒童的好處
一、運動能強化孩子肌體的功能
1、強化心髒:有氧運動是指運動身體的大肌肉群,使心髒持續加速跳動幾分鍾。通過一次次的有氧運動,氧氣被輸送到肌肉。結果是,心髒變得更加強壯,做事時更有效率,不會很容易就感到疲勞。
2、增強肌肉:鍛煉能使肌肉更加強健,這樣能給關節更好的支持,使人不易受傷。
3、增加柔韌性:柔韌性越好的人就越不容易在劇烈的活動中發生拉傷肌肉或扭傷關節的問題。而生活中有許多休閑運動都對提高柔韌性有幫助,比如:武術、跳舞等等。
二、鍛煉能保持體重
事實證明,許多肥胖兒童在生活中明顯缺乏鍛煉。
肥胖兒童更容易受到諸如心髒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威脅。因此,平衡能量攝入和能量輸出並保持適當體重對於兒童很重要。要做到這兩點,可通過攝入能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的平衡飲食,並結合經常鍛煉以消耗多餘熱量來達到。
三、鍛煉使孩子更愉快、更興奮
這是由於鍛煉時體內能分泌內啡肽,這種化學物質能使人產生極為興奮的感覺。
由於學齡前兒童的身體發育比幼兒階段更完善了,因此,選擇的運動項目和範圍也更為廣泛。那麼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呢?不同的運動項目可以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
1、提高速度能力:可選擇跑、騎兒童車等項目。
2、增強耐力能力:可選擇長時間跑的遊戲、遊泳、郊遊、跳繩等練習。
3、增加力量能力:可選擇跳、投等練習。
4、提高靈敏協調能力:可選擇跳舞、打秋千、拍球等遊戲。
5、提高柔韌能力:可選擇體操、按壓等練習。
四、學齡前兒童運動的注意事項
1、為寶寶製定鍛煉計劃,不能違背孩子的生長發育的規律,最好谘詢一下醫生。
2、熱身運動很重要,這也是避免孩子在運動時受傷的最好辦法。因此,在運動前,鼓勵孩子先做會兒前後拉伸動作,以增加柔韌性,預防肌肉拉傷。
3、購置防護用品,如騎車時使用頭盔,單排輪滑時佩帶護膝和護肘。
4、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出現疼痛、眩暈、頭暈或極度疲勞等症狀,應及時停止運動。
不利長高的食品有哪些?
不利長高食品主要是營養少,但卻能增加寶寶的飽腹感,影響寶寶對其他食品的攝入,有些還消耗體內鈣質,最終導致營養不良。
碳酸飲料:特別是可樂型飲料中磷含量過高,過量飲用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發育遲緩。
糖果、甜飲料:吃糖過多會影響體內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積,還會影響鈣質代謝。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吃糖量如果達到總食量的16%~18%,就可使體內鈣質代謝紊亂,妨礙體內的鈣化作用,影響長高。
另一方麵,營養學術語中有“虛卡路裏”的說法,即毫無營養的熱量。過量飲用含糖分多的飲料,會擾亂消化係統,以致影響正常進食,造成營養不良。
“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醃製食品、罐頭類製品由於在製作過程中營養損失大,又使用了各種添加劑,如香精、防腐劑、色素等,雖然它們提供了大量熱量,但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卻很少,長期食用這類食品,可導致兒童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