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認識你那麼多年,還不知道你好這口。”朱彪抓起紙巾擦了擦,表示惡心的說道:“說到底大家兄弟一場,你就放我一馬吧。”
程維卻是一點也不在意,這次真是應驗了那句:“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其實他沒必要等花豬成熟之後再賣,賣豬崽就是個不錯的主意。豬崽的價格雖然遠不如成豬,但是通過商店他就能夠買到,這一來就節省幼崽成長的時間。
一頭成豬價格是八百多靈值,這也意味程維不可能每天都有成豬銷售。但是換成豬崽那又是不同的說法,成豬賣給商店的利潤正好抵過一頭幼崽的價格,這二來不用給莊園造成負擔。
如此看來,他原來的想法倒是有些本末倒置。
有時候錢來得太快反而不是好事,踏踏實實找一門生意才是真的,最起碼能讓他從基底融入社會,人脈圈也能逐步的擴張。
所以,這豬崽直接這麼賣是不行的,必須有效得將莊園的優勢利用起來。
程維也是冷靜了下來,問道:“彪,有沒有興趣自己搞點生意?”
“怎麼?你有好項目?”朱彪反問。
“廣式燒臘你怎麼看?我這裏不僅有貨源,還有秘製的醬料配方。”程維將還不成熟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說的燒臘並不是街頭的那種快餐臘味,也不是說那種燒臘不行,而是因為成本關係,快餐臘味對原料以及味道都沒太多講究。
正宗的燒臘比之普通菜式,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味濃,二是味香。因此對原料的要求也比較高,上等的原料能讓燒臘的味道更好的呈現。
“燒臘?好不好做我倒是不知,不過那味道確實是好吃。”雖然不知道程維怎麼會想到這門生意,朱彪還是按照印象中回答。
“這樣,咋們用事實說話,你明天來我家一趟,我讓你見識正宗的秘製燒臘,到時候我們再談接下去的計劃。”
空口論的說服力肯定是不夠,但是程維對這門生意卻是有空前的信心,二級的莊園並不隻有柴雞以及花豬這兩種產物。
它們不過是程維通過比對,經濟效益最高的兩種而已。比如燒臘店慣用的肉雞和肉鴨,都有相應的品種供程維飼養。
“成吧,反正家裏也沒什麼要我幫忙的,倒不如自己找門生意來做做。”
朱彪並沒有懷疑程維話裏的真實性,反正這錢放銀行也是耗著,就算這門生意不適合自己,程維要是堅持的話他也會拿出去,就當是借給兄弟救急。
“來,走一個。”聽到朱彪這個回答,程維知道這錢是落實了,就差一份詳細的計劃。
兩人東扯一句,西扯一句,時間也是過得飛快,總的來說是這宵夜絕對的盡興。看看時間也是差不多,兩人便打算結賬走人。
做兄弟有時候不該客氣,就不要去和對方客氣,所以當朱彪結賬的時候,程維也不會說推三推四搶著買單。
兩人剛要離開大排檔的那一刻,後頭卻是傳來不和諧的吵鬧聲。
“我說你個小娘們也是的,我光顧你賣就不說,你倒是直接將酒潑我身上,這就不應該了吧。”
“就是,不就是讓你喝兩杯,至於嗎?”
“小妹,你這啤酒賣得可不專業,連陪客人喝兩杯都不知道。”
……
程維看到這情形也是皺了眉頭,那個賣啤酒的小妹看起來並不大,大概也就十七八歲。這時候被幾個人拽住,也是急得快掉眼淚。
至於那幾個起哄的人,說是混混那還看高了他們,充其量也就是寄生蟲。除了帶頭那個人稍微大點,年齡在十七、八歲,剩餘那些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拽學出來‘混江湖’的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