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職場,不進則退
愛倫是一家信息文化有限公司的職員,公司是做文化相關工作的,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最近愛倫感到自己有點落伍了,知識老化,思維僵化,感覺自己是不充電不行了,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可工作太忙沒時間,不過愛倫還是像擠海綿裏的水一樣擠出了一點時間用來學習充電。
她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去充電。這使她很辛苦,她既要在工作上忙碌,又要照顧孩子和家庭。時間對愛倫來說很寶貴,總也不夠用,因為太忙,愛倫就把孩子交給父母照看。
有的人說愛倫為什麼不去做全職太太,這樣又工作又學習的真不容易。愛倫覺得每個人的想法不太一樣,但是,愛倫認為無論如何女性一定要自立,還要在工作上有所發展。學習充電是辛苦一點,但長遠地看,還是很值得的。而且,充電一段時間,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比如,愛倫現在看問題的角度和高度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對事情考慮得更翔實,看問題也更遠了。現在的競爭十分激烈,在這個人人都在學習的職場裏,你不是進,那就一定是退。
做好職業定位再去充電
琳達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她並不喜歡這個專業,畢業時也沒有改行的機會,比較幸運的是進了一家外資銀行。不過當時琳達並不珍惜這個工作機會,很不安心地工作,整天覺得自己現在的工作沒什麼意思,幻想著有一天可以成為名記者、知名主持人或者商界女強人,而不是整天數那些不屬於自己的金錢。幾年間,琳達曾報名參加過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學專業的函授,有一段時間想考律師資格,還像模像樣地複習了一段時間,但都沒有什麼結果。
其實,琳達所在外資銀行的環境很好,很多人托關係找門路,想進都進不來,而且收入很高。麵對著很多名校碩士博士都在競爭外資銀行的一個個職位時,琳達這個本科生真有些招架不住了。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不像以前那麼浮躁了。工作嘛,本來謀生和人生的興趣很難達到和諧的統一,所能做的也隻能是盡量“幹一行愛一行”,否則,眼高手低,會耽誤了一生。
不過,充電的時候,需要斟酌擁有怎樣的才能和何種資格證書才有利於實現理想,不能盲目憑自己心血來潮三分鍾熱度。現在的琳達已經懂得,要做好職業定位再去充電。琳達正準備在職申請國際金融碩士學位,對此,琳達的上司非常支持,畢竟是琳達的專業。
應該說,琳達的想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然決定在這一行走下去了,就不能落伍。腳踏實地去做,應該不會有錯。如果想在這個行業中繼續下去,充電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否則的話就意味著你的能力會迅速“貶值”。
尋找適合自己的充電方式
人們常說: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可一點不假。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你想學習,那麼你隨時都可以在身邊發現值得學習的東西,而且是最有用、最適合你職業選擇的充電內容。
麗雅是從事裝潢設計工作的,大學是學繪畫的,也拿了學士學位,但時尚又實用的生活吸引麗雅改行做平麵設計。也許是藝術的觸類旁通,麗雅很快就做得如魚得水。當然,兩者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已有的繪畫功底給了麗雅絕對的信心。
充電?麗雅當然也想過!但是年齡、經濟條件等不允許麗雅們再走回到純粹的學生時代了,等研究生念完的時候,都35歲了,再尋求一份好工作談何容易。再說深造也不見得非要脫離現在的工作,更沒必要脫產走回學校。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年齡問題似乎更殘酷和現實些。
後來,麗雅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隻要想學習,在實踐中學也是一樣的,用心就好。比如,工作不忙的時候,麗雅會盡量到一些大城市旅遊參觀,常常觀摩各大城市、大酒店的裝潢設計,拍了很多照片,然後把自己的體會寫成心得,很受老板的賞識。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所以,無論是拿出專門時間去深造,還是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通過基礎與後續堅持不懈的努力相結合,相信那些有心的職業女性必定會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最終會像男性一樣,擁有縱橫職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