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2007年勞動節這天,天空透明蔚藍,幾朵白色的雲彩悠閑地掛在天空之上,太陽耀眼的光芒照射著大地,微風吹過,已經有一掌高的麥苗被吹著左右搖擺。

這天早上,劉三順和張世清召集中林村全體村民舉辦了一個動工儀式,這也預示著中林村道路拓寬硬化工程正式啟動。

隨著鞭炮聲的響起,前來圍觀的村民們也大聲地呼喚喝彩,洪凝土攪拌機也開始帶料運轉。這次村裏修路,村民們隻需掏一些錢而不用再出工,整個工程全部承包給了施工隊。因為村裏無法進大車,施工隊就雇傭了村裏的六輛三輪拖拉機,不但承包車輛油錢和維修費用,還每天支付給每人100元工錢。

村民們聚在村口的大路上,好奇的看著施工隊在拓寬了的土路上支起木架子、灌上洪凝土、找平、抹麵兒,一係列動作有條不紊的推進,沒過多久,一段路麵已經成型。看著工程順利開工,劉三順和張世清,以及村裏所有人的臉上都湧現出喜悅的笑容,他們都明白以後再也不怕下雨了,就算下雨他們也能輕鬆出門,再也不用擔心泥水會把鞋子粘掉。

中午最後一節課結束,張遠拿起書本徑直走向宿舍,同班幾個同學邀他一起去食堂吃飯,他婉言拒絕了,此刻,他無心吃飯,心裏一直想著課堂上老師講的現代農業,這種以現代科學技術推動傳統農業升級,從而增產增收的農業改革,在他心裏無限舒展開來。他不禁想起自己的家鄉,那裏的農業此刻完全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甚至有些倒退,這種局麵的出現是因為家鄉那些樸實的農民依舊按照古老延續的傳統方式耕種,一年下來,所收甚少,加上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許多新興產業的崛起已經改變了這個國家長期以來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工業化生產模式已經快速崛起,農業在逐漸消退,尤其是我國地處西北高原的群山溝壑中,先前單一傳統的種植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所以,部分村民覺得種地還沒外出打工掙的多,他們漸漸地也失去了種地的信心,村裏荒地也在逐年增加。以前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已經麵目全非,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不得不放棄種地而選擇外出務工,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急需經濟上的快速發展,以支撐這個龐大的國度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可是,這種看得見的速度遺留的傷痕也是清晰可見的。

可能所有大跨步的前進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的出現吧!貧富差距無限拉大,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之間的角逐也日益激烈,以前覺得滿足充實、自得其樂的農民逐漸對自身的生存狀態感到不滿,他們想方設法地往上流社會擠,他們也想成為富人中的一員,哪怕放棄自身值得炫耀的唯一的本事也在所不惜,他們寧肯在炎炎烈日下攀爬在鋼筋水泥中間,忍受塵土飛揚,也不願守著滿山青翠,鳥語花香的田園。

可是,他們想象的美好生活看得見卻夠不著,畢竟,這個社會上一夜暴富的神話太少,沒有技術,沒有文化的他們隻能掙紮在所謂上層社會的腳底下,能夠爬到頭頂的人屈指可數,可還是有很多人拚了命地往前衝,因為那些足以讓他們覺得欣慰給他們動力的神話還是存在的,他們相信隻要自己足夠拚命,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神話。可是,卷在高速發展的經濟洪流中的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所謂從草根一躍登上王座的成功人士,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思想先進、知識淵博、頭腦聰明的文化人,他們發家致富靠的不是拚命而是智慧。照貓畫虎隻能貽笑大方,一個人的成功隻能借鑒卻無法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