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宋玉:稱豔情祖師,享“賦祖”美譽(1 / 2)

宋玉(公元前298~前222年),又名子淵,漢族,戰國時鄢(今湖北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藝文誌》錄有賦十六篇。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所謂“下裏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來。因其是賦體文學的開山祖師和代表作家,享有“賦祖”與“賦聖”之譽。

宋玉辯才,登徒浪子

少年詩人宋玉,不僅刻苦攻讀,熟知曆史,文學功底深厚,而且長得是英俊瀟灑,人見人愛。楚襄王愛他文采,便把他召到宮裏,封他為官。由於宋玉得寵,引起了許多大官們的不滿。有一天,有個叫登徒子的大夫,跑到楚襄王麵前說宋玉的壞話。說他仗著有點文才,油嘴滑舌,又很好色,襄王不該把他留在宮裏。楚襄王一聽就急了,叫人找來宋玉,當麵質問他。

宋玉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匆匆趕來。襄王一見到他就氣勢洶洶地問道:“宋玉,登徒子向本王說你好色,可有此事?”宋玉一聽,便知遭人暗算,於是大喊冤枉,辯解道:“大王不要聽人亂說,小臣哪裏好色呀?登徒子才好色呢。”楚襄王一聽也糊塗了,搞不清楚到底誰是誰非,就問宋玉:“你說你不好色,有何證據?說登徒子好色,又有什麼證據?”宋玉一時答不上來。不過,他編了一個小故事給襄王聽。

宋玉說:“這天下美女最多的,莫過於楚國,楚國最美麗的女孩子,卻都出在臣的家鄉,臣的家鄉最美的少女,又非鄰居家那位小姐莫屬。這位小姐呀,身材是恰到好處,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矮;論其膚色,若塗上脂粉則嫌太白,施加朱紅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處;她的眉毛,就像翠鳥的羽毛一樣好看;肌膚像白雪一樣瑩潔,腰身纖細如裹上素帛;牙齒整齊有如一連串小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陽城和下蔡一帶的人們為之迷惑和傾倒。這樣一位姿色絕倫的美女,趴在牆上偷看了臣三年,而臣至今仍未答應和她交往。然而,登徒子卻不是這樣,他的妻子蓬頭垢麵,耳朵攣縮,嘴唇外翻而牙齒參差不齊,彎腰駝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瘡。這樣一位醜陋的婦女,登徒子卻很愛她,還和她生有五個孩子。請大王明察,究竟誰是好色之徒呢?”襄王聽後想了想,覺得宋玉說得的確有道理,於是點頭讓他留下。

這下子可苦了登徒子,害人不成,反被宋玉倒打一耙,誣陷為色狼。從此後,人們便稱好色的人為“登徒浪子”。

陽春白雪,下裏巴人

繼屈原之後,宋玉與唐勒、景差等人光大“楚辭”傳統。他雖不及屈原,卻在同代人中成就最著,後在楚為官,由於能言善辯,文才出眾,常伴楚襄王遊於蘭台之宮,遭到許多同僚的嫉妒,有人不斷地在楚王麵前說他的壞話。楚頃襄王聽得太多,就問宋玉說:“你是怎麼搞的,惹出了這麼多閑言碎語?”宋玉憑他雄辯的高才為自己據理力辯。楚頃襄王說:“你說的倒也在理,可為什麼那些人偏偏與你不和,專說你的壞話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如果你能講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我就算這些人說的都是假話;不然的話,你說得再好,也是沒用的!”宋玉當即回答說:“大王請聽,為臣給大王舉個實例故事——‘在咱們楚國國都郢城,來了一個很會唱歌的人。開始,他唱《下裏巴人》這樣通俗的歌曲,有幾千人都能隨著他唱;後來,他唱《陽阿薤(xiè)露》這樣比較文雅的曲子,跟隨他唱的人隻有幾百人了;而當他開始唱《陽春白雪》這樣高雅的曲子時,能夠跟著他一起唱的人隻有區區幾十個而已!’這是為什麼呢?”宋玉看了一眼頃襄王,接著說,“這是因為曲子的格調越高,能夠唱出來的人就越少。最後,他將五音特色調和發揮,使樂聲達到極境,就沒有幾個人能應和了。所以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鳳凰展翅上飛九千裏,穿越雲霓,背負著蒼天,兩隻爪攪亂浮雲,翱翔在那極高遠的天上;那跳躍在籬笆下麵的小晏鳥雀(yàn què,古書上說的一種小鳥),豈能和它一樣了解天地的高大!鯤魚早上從昆侖山腳下出發,中午在渤海邊的碣石山上曬脊背,夜晚在孟諸過夜;那一尺來深水塘裏的小鯢魚,豈能和它一樣測知江海的廣闊!不光是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鯤魚,士人之中也有傑出人才。聖人的偉大誌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獨自存在,所以,那些平庸的人,怎麼能夠理解我宋玉的行為呢?”

楚頃襄王聽了宋玉的話,覺得他說的也有些道理,於是就不再追究了。“曲高和寡”的意思就是:歌曲越高雅,能夠跟著唱的人就越少!

《陽春》和《白雪》是非常有名的兩首古琴曲,古時的人們常以“陽春白雪”連稱,所以也常被認為是一首古琴曲。在這個故事裏,宋玉委婉地告訴楚王:一個人的品行越高潔,仿效他的人就越少。現在,“陽春白雪”一詞已經成了高雅藝術作品的代名詞。從這個故事中,還產生了一個成語——“下裏巴人”,比喻通俗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