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30歲的時候就如願成為了百萬富翁,可是他從來沒有停止繼續創造他的財富。通過不斷在書本中學習,在經曆之中學習,才使得這位“股神”五十年過去,依然能在投資領域巋然不倒。
這讓我想起在平時玩笑之中,朋友們對於“假如有一天中了五百萬”設想的回答,大部分都說肯定是享受,拿著這筆錢,買房買車然後周遊世界。可是,這樣一來用完不就沒有了麼?為什麼不嚐試著投資,讓錢生錢?至少不會落到坐吃山空的境地。
難怪有人說,富翁丟失了五百萬還是富翁,而乞丐中了五百萬還是乞丐。隻因富翁從不會在財富中坐享其成,停滯不前,所以損失了財產依然能賺到錢;而乞丐必然是好逸惡勞,有了錢就更不會想著前進,自然讓人唾棄。
可是,人都有惰性,難免有停滯不前的狀況。計劃寫了一大堆,可都變成了長期擱置的目標;忽然感覺很迷茫,不想做任何事情;天天借助睡覺,吃飯,玩遊戲等等活動來作為無聊的消遣;一件事情拖了兩、三個月都沒有完成;一味覺得自己的靈感沒有到來,潛能還未挖掘,所以不斷等待……
這些都是生活停滯不前的表現,其實,大部分時候處在這種境地的人們都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但就是允許懶惰肆意吞噬動力,變成一個沒有激情,沒有興趣,在生活中停下來,沒有進步的人。
停滯,就像擱淺,是問題的征兆。我們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維持現狀。你可以通過下麵幾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意識到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需要和自己賽跑。年輕人最怕的就是怕意識的出軌而銷毀,麵對停滯,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意識。你不是孤單戰鬥的獨體,不需要懷疑生活或生命本身的意義,你正處在與自己較量的比賽中,隻有行動,行動,將之前落下的時間都拾起來,你才能成為贏家!
其次,尋找能激勵你的事物。比如觀賞一部勵誌影片,閱讀一本勵誌書籍,或是樹立一個勵誌的榜樣,多與身邊對於生活有激情,有動力的人相處。從而,激發你對生活的熱情,找到你前進的動力。
最後,不妨逼自己一把。在各種停滯中,其實停止前進的本人總會在意識到時間流逝中而局促不安,等待總會產生自責或是恐懼心理。在停滯不前中枯萎,還不如在行動中綻放!所以,請勇敢的投入到行動中來吧,慢慢來也好,失敗了也好,都是在經曆,才不會有後悔。何況,隻有當你將自己置身於各種計劃中去,你才能享受到實行計的中充實的快樂之感。
百年之前就有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小看烏龜的速度,所以在樹林打盹,最後輸給了慢慢爬的烏龜。年輕人,千萬不要做自以為是的兔子,應該多向踏實的烏龜學習,慢一點算什麼,隻要還在行動就是前進。生活寬宏,隻要你不曾停歇,必然會有勝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