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自從曹家的玩具廠開始辦了以後,徐雅亮的玩具更多了,每次出了新的樣式,曹睿誠都會讓人給文文和亮哥兒送來,不過亮哥兒的破壞力也驚人,很快就得換一批。當初他滿周歲的時候,徐夏氏送了一個玉質上乘的九連環,林沛菡一個錯眼就被這小子摔了出去,幸虧蘭兒眼疾手快的接住了,要不然得把人心疼死。
“二奶奶,孔小姐來的信?”來北平已經兩年了,蘭兒也長成了大姑娘,現在她照舊梳了一條大辮子,穿著徐府發的下人服,但是跟兩年前風風火火的樣子比起來倒是穩當了不少。蘭兒比林沛菡要小兩歲,現在也是十八歲的大姑娘,快該說婆家了。
聽說是孔月的來信,林沛菡把跌跌撞撞在地毯上瘋跑的兒子交給一直在旁邊守著的林媽,這才騰出手來看信。孔月是林沛菡的閨蜜,跟陸瑛他們還不同,倆人是自小一起玩到大的。當初林沛菡說動了林老爺子去上學堂就認識了孔月,倆人誌趣相投再加上住的也不遠,沒出嫁之前經常往來,不過孔月比林沛菡要大上兩歲,十六歲便嫁了人,後來林沛菡嫁到北平以後,已經兩年沒見過麵了,現在一聽說她要過來,林沛菡臉上便掛了笑。
“孔小姐要來北平?那真是太好了。”蘭兒笑著說道,孔小姐來了自家二奶奶還能有個說知心話的人,二奶奶的命實在是太苦了,偏偏華榮那混小子還說二爺也苦,呸,總之男人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孔小姐跟先生一起過來嗎,如果沒記錯的話孔小姐家的小少爺今年也快要六歲了吧,來北平是定居還是走親戚?”也不怪蘭兒這麼問,孔月嫁的是保定當地的人家,如果不是有什麼原因是不會來北平定居的。
“孔姐姐丈夫去世了,孔姐姐給他守了一年的孝想著軒哥兒也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就變賣了家裏的產業準備來北平定居,說是來投奔哥哥。”看完信,林沛菡有些傷感的說道。
在華夏但凡是姓孔的都能追溯到很遠去,孔月家也不例外,不過孔父早逝,隻留下一兒一女被孔母拉拔大,孔家並不算是太富,家裏有幾百畝良田還有幾間鋪子,孔月上麵有一個芝蘭玉樹般的哥哥,取名孔陽,孔父學富滿車,給兒子取名字當然也是引經據典,孔陽的名字出自《詩經豳風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是十分耀眼的意思,可見在孔陽身上寄托了孔父多大的期盼。
孔陽也的確沒辜負這個名字,從小到大便十分優秀,後來還考上了公助的留學生,可謂前途無量,不過孔母身子弱,孔月嫁人第二年便去世了,甚至沒等到兒子學成歸國的那一天。
孔月的命說起來真的很苦,前年丈夫也去世了,她一個人能帶著兩個兒女從婆家出來到北平這中間還不一定有多少磋磨。起碼婆家那一關就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