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陽才出國的時候是學法律的,當初他勵誌當一個出色的律師,掃盡天下不平事,可是等成熟了一些才發現當初自己的想法多麼的幼稚,天下的不平事何其多,又哪是他一個人能掃平的,國內時不時爆發一場小規模的戰爭,國外勢力又虎視眈眈,法律根本隻是糊弄人的東西。
因此出國的第四年,孔陽從英國去了德國中間還去過俄國、美國,雖然漂泊他鄉但是也認識了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所圖不多,不求揚名立萬,隻求祖國富強人民幸福,這次在北平定居一是想把妹妹安頓下來,另一個原因便是組織上派給他的任務了。因為知道他能在北平待的時間並不長,孔陽便打算早日把妹妹安頓好,她穩定了他也就能安心了。而最快的方法就是給她找個人嫁了。
本來孔陽是想在同事裏麵給孔月找一個,不過盡管才進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便感覺到了裏麵的浮躁氣氛,真心做學問,一心教書育人的並不多,很多都是沽名釣譽之徒,更有甚者打著老師的旗號,卻幹些讓人不齒的事情。這樣的人孔陽是怎麼也不肯讓孔月嫁的,本來她的命已經夠苦了,總不能從一個火坑再跳入另一個火坑。他能在北平待的時間並不多,最多也就是兩年的時間,因此趁著孔月不注意,孔陽把這件事說給了林沛菡讓她幫著也尋找一番。
林沛菡被孔陽叫住,還有奇怪,等聽了他的話卻沉默了,雖然現在的社會開放多了,但是女人離婚或者再嫁仍舊是在大城市裏才有的事情,寡婦再嫁的,有,但是卻很少,尤其是像孔月這樣還拖著兩個孩子就更難了,如果孔月再嫁宋家怎麼也不會讓宋軒和宋雅繼續留在孔月身邊的,不過林沛菡身為孔月的好友當然是希望她過得好,隻是她私心裏以為孔月還不如就帶著兩個孩子繼續過,苦上兩年等軒哥兒長大了也就熬出頭了。如果她再嫁了,兩個孩子又如何自處,到時候丈夫婆家再加上這兩個孩子,恐怕要比現在艱難的多。而且就林沛菡看來,孔月也沒有再嫁的意思。
“孔大哥這件事兒有沒有跟孔姐姐商量過?”林沛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