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兵圍靜念禪院(1 / 3)

第二百一十八章兵圍靜念禪院

這方世界又不是純正的修仙世界,所以,扶龍庭帶來的氣運是存在的,可是效果嘛自然沒有專門的世界那麼顯著,但同樣的,失敗之後帶來的後果也同樣沒有那麼誇張。

對於寧道奇來說,失敗了,他的修為也不會倒退一點,隻是以後修為進步可能要難上許多而已,但也僅此而己了。

至少不會危及性命。

寧道奇和梵清惠聽到消息之後的反應都差不多,那就是震驚!

楊廣還真的敢動手啊。

這裏可不是他能夠絕對控製的江都,而是洛陽!

勢力交織複雜無比的洛陽!

楊廣當年是怎麼灰溜溜地從洛陽跑到江都的?不就是因為他對洛陽的控製力在不停地下降,最後失去了控製嗎?

可現在的楊廣是怎麼回事?

這裏要說明一下,洛陽是大隋東都,是楊廣建立的新都城,楊廣甚至都遷都過來了。

洛陽照理來說應該是楊廣的老巢才對。

事實上,剛開始的時候也確實如此,洛陽在遷都之後,便成為了大隋的心髒。是大隋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

所以,這裏成為了各方雲集之所。也是天下間最繁華的地方。也正是因為有著楊廣打下的基礎,洛陽在武則天時期才能夠號稱天下神都。

三征高麗失敗,世家有了反心,楊廣則有些破罐子破摔,逐漸變得昏庸。也就慢慢失去了對洛陽的控製,也正是因此,楊廣在感覺到這一切之後,剩下的那點不多的智商讓他立即以東巡的名義,逃出了洛陽,去往江都。

這一舉動給讓他自己贏來了喘息之機,也讓大隋沒有這麼快滅亡,但也同樣失去了對整個天下的掌控。

楊廣當年打下的基礎還在,前後不過幾年而已。

楊廣恢複了雄才大略之後,回到洛陽,重新掌權,難度會很大嗎?

洛陽,醒來就是楊廣的老巢,即使他離開了幾年,基礎總還在吧?大義也還在吧?

軍隊的掌控能力也還在吧?

所以,楊廣在掌握了洛陽的軍權和政權之後,還需要顧及什麼嗎?

楊廣這一次便是宣布佛門是邪教組織,靜念禪院離洛陽這麼近,不拿它來開刀,拿誰開刀?

更何況,楊廣還知道和氏璧便一直保存在靜念禪院之中。

楊盤與寧道奇達成了交易,於是,轉手便利用這個輿論,轉移了大家的視線。

楊廣早就準備好一切了,也就順勢發動了。

「淨念禪院」的座落於洛陽南郊,寺內建築加起來達數百餘間,儼如一座小城,正中處有七座大殿及一座闊深各達三丈,高達丈半的小銅殿,曾經用來收藏「和氏璧」。

除銅殿外,所有建築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銅殿前有一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的平台廣場,正中處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薩騎金獅的銅像,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飾,頗有氣魄,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布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製,個個神情栩栩如生。

五萬大軍將靜念禪院給包圍了,在張須陀的指揮之下,隋軍是按照圍城的標準來進行包圍的。也不對,圍城一般是圍三缺一。

這一次是四麵八方全圍上了。

――――――――――――-

“寧道長,我們必須馬上前往救援。”梵清惠擔心地說道,靜念禪院乃是白道武林的中流砥柱,同時也是慈航靜齋最重要的盟友。

在四大聖僧失蹤,佛門最困難之時,要是靜念禪院被朝廷所滅,那麼慈航靜齋便真的是孤掌難鳴。

所有的謀劃恐怕都會付之流水。

“梵齋主,冷靜,我們現在前去也是於事無補,況且此刻靜念禪院不是還有那位巴哈活佛坐鎮嗎?”寧道奇現在非常冷靜,因為他的天生立場便不在佛門這一邊,與佛門合作並不代表他完全倒向了佛門,事不關己,自然最冷靜。

梵清惠身為慈航靜齋齋主也不是一個草包,聽到了寧道奇的話,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仔細思考了一番,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