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最是絆人心 第171章:趙湘的證據(2 / 3)

這........情敵之間的關係,怕是世上最難以調和的矛盾。

聶焱眉頭一挑,“他敢!”

這時候倒是顯示出霸氣了,就看看之前聶焱對付張曼清他們的手段,真要是拿出這樣的手段對付整治景杉,那還有景杉不說實話的狀況發生。

梁柔抿抿唇,不說話了。

聶焱真的霸道起來,她根本攔不住。

看她那委屈樣子,聶焱就有些不忍心,他也知道梁柔一直不想讓他多了解當年事情的細節。隻是,過去的事情,聶焱已經放下,他更關注的是現在!當下!梁柔單獨去見景杉,他要是能放心,才是見了鬼。

最後的妥協隻能是,“就給你二十分鍾。”

二十分鍾哪裏夠?

梁柔抬眼可憐巴巴的望著他,聶焱呲牙,“不要得寸進尺,隻有二十分鍾,要不你就別去了!”

“去去去。”梁柔答應。

到中心醫院之後,聶焱老大不願意的放梁柔上去找景杉,自己在車裏也坐不住,覺得悶得慌,下車走走。

==

樓上,景杉已經開始正常上班。

梁柔一路走,身邊人的目光真是夠直白的。

梁柔景杉的婚禮幾乎請了全醫院的人,婚禮沒辦成,這背地裏的謠言,可謂熱鬧非凡。現在見梁柔來,大家表麵上跟梁柔打招呼,但是那眼神背後的探究,不容忽視。

真是要硬著頭皮去應對,梁柔真是佩服景杉,居然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正常上班。

推開辦公室的門,這間辦公室是景杉與梁柔共有的,她根本沒有竅門的習慣。門打開,景杉坐在桌前,望著一處出神。聽到有人進來,下意識的說:“是不是五十六床........”一轉頭,這才看到了梁柔。

兩人對視,都靜默了一瞬。

還是梁柔先出聲,“安安她........”

想來想去,還是由最核心的話題開口,事關安安,梁柔關注的點都在安安身上。

景杉像是早已經確定了安安的身份般,“我知道,她是我的女兒。”

梁柔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是一種像是身上爬了蛇那樣的感覺。不適.......恐懼.......

景杉有些激動的站起來,幾步走到梁柔身前,他眼睛瞪的大大的,裏麵充了血,他喃喃自語,“我早該想到的,早該想到的。”

相比於景杉的激動,梁柔卻在那一陣不適後,冷靜下來,等著他的下文。

景杉狂躁的抓抓頭發,“我記得是你,但醒來身邊的人卻是她.......我以為自己記錯了.......她說的信誓旦旦,我沒辦法反駁。”

“她?”

“張曼清,是張曼清!”景杉像是得了癔症,站在原地,不斷的呢喃。

當初他喝了壯陽酒,整個人都要燒起來。左拐右拐摸進了房間,床上的女人無知無覺,所以他就......放縱了自己。當時他其實是有意識的,看到的人,是梁柔。上學的時候景杉就對梁柔有好感,她那時候幹幹淨淨的學霸模樣,人有柔弱,很容易激起男人的保護欲。

隻是景杉不善言辭,不敢表白。後來梁柔休學,他心裏遺憾了很久。那晚的事,其實算是他接著酒勁兒圓了多年的覬覦。

隻是沒想到晨起,他身邊躺著的人,會是張曼清。

張曼清言之鑿鑿,一口咬定昨晚的人是她,景杉想破腦袋,也不敢說出自己是衝著梁柔去的。畢竟清醒過來,他心裏清楚,梁柔是嫁了人的。

他以為是張曼清........

這麼多年雖然有時候會回憶當時狀況,但都是他自己在意淫,從沒當真過。

梁柔心裏疲憊,關於當年的事,她已經不想再深究了,隻是問,“你後來為什麼幫我?”

如果景杉一早就知道,那麼後來他對她的所有幫助就可以解釋為別有用心,也可以解釋為.......居心叵測。

景杉一頭一臉的汗,他慌忙解釋,“當時有了那一晚的荒唐之後,張曼清就說要嫁給我。我不喜歡她,又推脫不掉,就說我心裏一直喜歡的人是你。後來......後來.......我看她欺負你,就以為是我當時說的話被她記在了心裏,才會報複你。我根本不知道安安........是我的.......如果知道......我........我......我.......”

他完全說不下去了。

景杉愧於麵對自己,當初他心裏其實是有齷齪的,但當他醒來,被張曼清指認之後,他就怕了。他那時也才剛剛進入中心醫院,前途無量,不可能因為個人感情的事情毀了自己的前程。張曼清不斷的糾纏,開始的時候,景杉懦弱隻敢推諉。後來張曼清咄咄逼人,甚至說他要是不同意,她就要把事情鬧出來,就是要讓景杉娶她。

景杉怕了,就對著張曼清演戲,說自己深愛梁柔,其實不過就是大學時的愛慕,遠沒有到深愛的地步。但景杉表現出深愛的樣子,想讓張曼清死心。

他當時其實有想過這樣算不算禍水東引,他不斷的重複自己喜歡的人是梁柔,就不斷的加劇張曼清心裏對梁柔的憤恨。

為了自己的前途,他顧不了那麼多。

結果果然,在景杉不斷的袒露心聲下,張曼清對梁柔恨之入骨。不再糾纏景杉,讓景杉得以徹底擺脫出來。

後來還是因為張曼清跟唐欽一起因為火災被救,景杉才知道梁柔的遭遇。

他幫了梁柔一些忙,都是對當時自己做些虧心事的補償。

但是誰知道老天爺如此戲弄,景杉一直在想,這麼多年,他明哲保身,很多事情不敢公開,蓄意瞞著。要是當年他就有勇氣承擔事實,讓張曼清拿出證據,不是以隱性的方式去解決這件事,會不會就不會鬧這麼大的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