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會破壞人們的正常思維,它會使人在處於緊急情況下沒有能力進行明智的思考,實施出正確的解決措施。因為人們不可能在恐懼的麻痹下,清醒地思考問題,做出迅捷的反應。
當一個人對所從事的東西不抱樂觀態度時,當他對將來可能的失敗充滿恐懼時,他就會陷入到他所有恐怖的思想中,他也就不可能獲得事業的成功。這種失敗應該說是一種心理上的失敗。
一個人不能向恐懼低頭,而應當保持一種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這樣他的事業才會走上係統化的道路,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實際失敗的可能性才會微乎其微。相反。當一個人缺乏勇氣和信心時,那麼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勝利者。
沒有人能說出“焦慮”以及因它所產生的東西在未來的影響是什麼。無論在哪裏,它都是一種可怕的詛咒。盡管“焦慮”沒有實在的實體,但無論什麼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想象出來的魔鬼的存在。
告別憤怒
在生活中,有些人控製不住自己,特別在不順心的情況下,容易發怒,試圖想靠憤怒解決問題。實際上,亂發脾氣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加重問題。對成大事者而言,憤怒是無知的表現!
正如培根所說:“憤怒,就像地雷,碰到任何東西都一同毀滅。”如果你不注意培養自己忍耐、心平氣和的性情,一旦碰到“導火線”就暴跳如雷,情緒失控,就會把你最好的人緣全都炸掉。
自然界是個有條不紊、有規律運行的有機體。隻要正常運轉,一切都會秩序井然,按部就班。就像一台計算機、一架飛機、一台機器,如果操作正常,控製良好,就能發揮他們的正常作用。人的情緒也如一架機器一樣,一旦失控,就不能正常運轉,甚至給外界帶來危險。
我們也許看到過交通擁擠的十字路口紅綠燈失控時的“慘狀”,整個路麵成了車的海洋,不耐煩的司機在裏麵鳴笛叫喊,喇叭聲充斥於耳,整個交通處於癱瘓混亂狀態,如果沒有交警的管理疏導,不知道會拖延到什麼時候,造成什麼後果。同樣,如果一代人的情緒失控,這世界又會怎樣呢?
所以,當別人對你的缺點提出批評甚至指責時,當你和朋友為某件小事“鬥嘴”時,當你一時感到生活壓抑時,你一定要學會克製自己的憤怒,讓你的大腦“冷卻”下來,讓你胸中的“波濤駭浪”平靜下來,把你的粗嗓門壓下來,把你要伸出的拳頭收回來……常言道: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必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我們不提倡無原則的讓步,但有些事不必要那樣“火上澆油”,那隻會使事情更糟,隻會破壞你跟別人的感情。
假如你發起脾氣來,對人家發作一陣,你固然非常痛快地發泄了你的情感。但那個人怎樣?
他能分擔你的發泄嗎?你的爭鬥的聲調、仇視的態度,能使他容易同意於你嗎?
“如果你握緊兩個拳頭來找我,”威爾遜說,“我想我能應付你。我的拳頭會握得像你的拳頭一樣緊;但如果你到我這兒來說,讓我們坐下一起商議,如果我們意見不同,我們要了解為什麼意見彼此不同,爭執之點是什麼,我們不久就可看出,我們的分歧並不是相距很遠,我們所不同意的地方很少,同意的地方很多,隻要我們有接近的忍耐、誠意及欲望,我們就可以接近。”
如果一個人,與你意見不和,你不能用基督教世界裏所有的邏輯使得他同意你。應當明了,當人們不願改變他們的心意時,不能勉強或驅使他們改變。但如果我們溫柔友善,非常溫柔,非常友善,我們就可以化解他們的憤怒。
一句古老真實的格言說,“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能捉住更多的蒼蠅。”對人也是這樣,如果你要使得人同意你的主張,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真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