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應該溯源到她的少年時代,因為父母的生意在南方做得風生水起,她便成了奶奶身邊的乖乖女,聽話的她用每次考試第一的成績,博得了奶奶的誇讚,贏得了父母的歡喜,他們給她買了最漂亮的衣服和最時尚的用品,家教知識少得可憐的父母,無意間,在物質生活方麵竟做到了“女孩富養”。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她一次次因學習成績優秀、能力超強,不斷地獲得讚揚和褒獎,這更激發了她追求卓越人生的熱忱,甚至讓她產生了凡事都要做到最好的想法,稍有不足,便會暗暗自責。但她從不把這個秘密說給外人,她隨和的表麵下,掩蓋的是一顆蓬勃得像女皇葉卡捷琳娜那樣的雄心,隻是誰都不曾窺見,包括她的父母。
她自殺的前一周,曾委婉地批評過男友,隻因為他的一篇論文,沒有發表在國家一級學術期刊上。她的一位同事後來回憶說,那天,得知她的薪水比同時進公司的那位博士少幾十塊錢時,她臉上曾掠過一絲明顯的沮喪。同事還曾打趣她,說像她這樣典型的“富二代”,是根本不必在意薪水多少的。她立刻正言道:“我必須在乎,因為那代表我的實力。”
用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屬於自己的一份驕傲,無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從小就擁有優裕的物質條件的她,沒有迷戀享受,而是始終有個人奮鬥的信念,更是難能可貴。隻是平素活得簡單的我輩,也很容易便看到了她刻意的追求中,已流露出明顯的“偏執症”和“強迫症”等心理疾患。遺憾的是,這都是後來的發現,於她而言已毫無意義了。
那天,與幾個朋友酒後閑聊,不知不覺地就轉到了壓力這個話題,每個人似乎都感到了生活的重壓,都有不同程度的疲憊感,但彼此傾訴一下,感慨一番,似乎就輕鬆了不少。當我講起那個自殺的她的故事,幾個朋友都說能理解她心中隱秘的苦惱,但不會像她那樣選擇,因為釋放壓力的方式有很多,更何況生命是最珍貴的,一個人好好地活著,不僅是為自己負責,也是在為親人和朋友們負責。
偶然地翻閱一本關注心靈生活的雜誌,讀到一位心理學家的文章,驚訝地得知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麵對種種喧嘩與騷動,麵對五光十色的誘惑和無數的壓力,每個人都難免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它們在內心深處潛滋暗長,成為心靈中的隱秘,躲在他人甚至自己也一時難以察覺的內心暗室,嚴重的會慢慢地生長為一種可怕的心魔,像隱藏的炸彈,一旦被引爆,便會炸傷自己和他人。據說,在現代都市裏麵,有心理問題的人已經超過了20%,一些看似很成功的人,內心其實很悲觀,一些看似很幸福的人,內心其實有著難言的落寞,一些看似擁有很多朋友的人,內心其實很孤單……隻是每個人都在忙碌著,都選擇了不同的麵具掩藏了心裏的隱秘,更多地呈現出光鮮的一麵,就像水果攤上擺在最顯眼位置的,總是那些最漂亮的水果。問題的關鍵是,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不要一味地隱忍,直到脆弱的神經連一根稻草都承受不住了,讓人在瞬間崩潰。
後來,那個女孩的家人從她喜歡的書中發現了她的遺書,上麵隻有簡單的一行字——“我太累了,就主動休息了。”這又給那位心理學家的分析,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證據。
“把花吹落的,不是風,是心靈的顫動。”一位詩人如是說,而我還要強調一個簡單的想法——每個心靈都需要一些出口,自己要努力地去尋找,他人也要熱情地去幫助尋找。
心靈甘泉
每一種生活都可以是芬芳的,不要苛刻地要求自己,不要把心弦繃得太緊,成功並非意味著一定要登頂,在山腰可以愜意地欣賞美景,在山腳下同樣可以品味仰望的快樂。
尊重他人的選擇,不僅關乎胸襟與氣度,還關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