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龐大繁雜的世界裏,唯有感情是你自己真實擁有的,無論是怎樣的愛,你的心最清楚。愛自己,對得起自己,感情的事情應該是心說了算。即使看過了無數愛的悲歡離合,嚐過無數愛的苦辣酸甜,心中也依然要相信——幸福、美滿的愛情,需要一生慧心地經營。雖然愛情沒有標準答案,不能簡單地複製,但是,再複雜、再深奧的感情難題,隻要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溝通,用心去思考,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兩顆真誠相握的心,能夠向彼此坦然地敞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就不必擔心愛的天空是否落雨,不必害怕愛的路上是否泥濘,因為從愛出發,抵達的也常常是愛。
因為一份愛,一個農家少女遠走他鄉,最終成為一位著名作家。
愛那麼遠,愛那麼近
周末,為寫一篇雜誌特約的文章,我如約去拜訪那位心儀已久的老作家。
走進靠近市郊的那個爬滿青青葡萄藤的古樸小院,老人坐在一把古色古香的藤椅上,正悠然地聽著一曲民樂,微閉著雙眼沉浸在遐思之中,麵前的茶幾上擺著一杯釅釅的綠茶。
老人已年逾八十,依然身體健朗,耳聰目明,有著叫人如沐春風的笑容。她先是讚歎我寫的那些小品文,說是有真情在裏麵。我連忙說自己寫的東西過於簡單了,不夠深刻,她卻不同意我的說法,認真道:“複雜的未必就等於深刻,你的文章樸素得清新,相信你做人也是如此。”我感激她的勉勵,連連點頭,又說了一些不是閑話的閑話,懷揣的那份拘謹便在不覺間煙消雲散了。於是,我索性扔掉了臨來之前悉心準備的采訪提綱,且隨老人飄逸的思緒,輕鬆而愉快地傾聽她關於寫作和人生的真知灼見。
那天,老人談興極高,她的那些奇言妙語令我應接不暇,心中更添一分敬佩,須知老人隻讀過6年書,而今卻完全可以用“著作等身”來形容她創作上的成功了,尤其是近年來,她激情奔湧,文筆更可謂是爐火純青了。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那個“是什麼使你走上了創作之路”的老話題上麵。這時,我發現老人的臉上竟掠過一抹幸福的羞澀,她微笑地看著我欲言又止。我的好奇心立刻便被調動起來,忙追問她一定有什麼秘密吧。
老人呷了一口茶,將目光投向天空悠悠的白雲。仿佛經過了一番激烈的心靈的辯論,她忽然盯住我的眼睛,讓我承諾一定保密部分內容。然後,她才將珍藏於心底的秘密和盤托出——
她和他曾是青梅竹馬的玩伴。15歲那年,情竇初開的兩個少年,便把愛的誓言刻在了村頭那棵老槐樹上麵。然而,那個多雨的秋天,他在上海的一位遠房叔叔要領他去大都市,聽說依了算命先生的指點,他得迎娶那位漂亮的表妹。他雖是拚命地反抗,但最終沒能拗過父母,還是流著淚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那個偏遠的小山村。
仿佛天塌地陷般的驟然打擊,她一個人關在小屋裏不吃不喝,呆傻地坐了兩天兩夜,而後,給父母留下一張紙條,一路乞討,追到了上海。茫茫人海中,自然是找不到他的蹤影了。其實,就算是找到了他,她又能怎麼樣呢?她在黃浦江畔徘徊了幾天後,決定就留在這座城市裏,因為她最愛的人在這裏。從那以後,她當保姆、做小餐館的服務員、賣報紙、掃大街……很多苦活累活都做過,但她從沒有想過要離開那裏,因為一想到自己愛著的人就在這座城市裏,所有的艱辛便都被一種含淚的幸福衝淡了。
在大上海漂泊的那些日子裏,她遇到了一位在報社工作的熱心雇主,幫她找了一份較穩定的校對工作。忙碌之餘,她開始把自己滿懷的思緒傾瀉到稿紙上麵,不知不覺間,竟成了一位作家。雖然後來有很多人追求過她,可她從未動心過,一直孑身一人。
她說她已在內心裏嫁給了他,是因為愛他,她才來到這座繁華的城市,才拿起筆來,才成了作家……
原來如此!
我驚詫地望著飽經滄桑的老人,不禁為她的那份特別的愛而肅然起敬。
“那你後來找到他了嗎?”我很想知道那個他後來怎樣。
“聽說他後來娶了他的表妹,在這座城市裏過得很幸福,但他不知道我在這座城市裏,因為我改了名字,也從沒有去找過他。”老人平靜地告訴我。
“為什麼不去見他?”我不禁有些困惑。
“知道他過得幸福就行了,何必再去驚擾他呢?”老人似乎很滿意這樣的結局。
就因為一份愛,一個農家少女遠走他鄉,最終成為一位著名作家,就因為一份愛,她一直守在這座繁華的城市裏,因為她始終感覺到她和他離得很近很近……
心靈甘泉
世間有些真愛,原來可以是這樣簡單而清純,就像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雖罕有人關注,但悄然綻放的自是一份獨特的美麗,自有一份彌漫歲月的馨香……
沒有說出的那些,也是愛,是藏在心底的暖暖的愛。
你的秘密我不說
他最近一段時間,單位裏經常加班,幾乎每天回家都很晚,進了屋門,他勉強地衝她笑笑,匆匆地吃上幾口飯,便一臉憔悴地跟她打一個招呼,跑進屋裏倒頭便睡。
看到他睡得那香甜無比的樣子,她疼惜地猜想他近來在忙什麼,為什麼不告訴她呢,等他醒來欲問時,見他火急火燎的樣子,到嘴邊的話又退了回去。心想:他的忙碌總是有他的道理的,他不願意說,或許是怕她跟著牽腸掛肚,那她就索性不去打探了,但願忙過這一段日子,他就能夠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