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做平級歡迎的員工(4)(1 / 2)

(1)以尊重為前提,以合作為導向。對需要交叉處理的事務,同級之間應當盡量通過協商去解決,不要擅自做主處理。否則,既影響同級之間的關係,也往往使下級為難,易造成工作上的困難,甚至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2)分清職責範圍,掌握處事分寸。同級相處,應當分清職責,掌握分寸,不爭權利,不推責任。屬於職權之外的事,決不幹預;屬於職權之內的事,決不推卸。

(3)謹防禍從口出。千萬不要在不適宜的場合,隨便議論同級分管的工作。不僅自己要做到這一點,還應教育下屬做到這一點。隻有這樣,才能在同級之間,形成相互信任、友好的和諧氣氛。

(4)顧全大局。遇事要以大局為重,謹防一時的意氣之爭傷了和氣,而影響長遠發展。即使自己站在正確的一方,也不應傷及同事的麵子。但凡顧全大局的人,最終往往是主掌大局的人。

(5)保持聯絡,溝通情況。同級之間,隻有保持經常通氣,及時溝通情況,才可能進行合作,才能彼此了解,互相信任,並將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消滅在萌芽狀態。因此,工作再忙,也別忘了主動向同級提供有用的資料、信息、情況和建議。隻要你能夠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贏得同級的真誠回報。

進行公平競爭

同級之間應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協作關係,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回避“競爭”。同級之間的合作,歸根結底,也是競爭的一種形式,可謂是“合作式競爭”,這一點並不矛盾。大凡能從同級間脫穎而出者,總是那些朋友更多,“敵人”更少的人。隻有合作才能達到多交朋友少樹敵的目的,也才能在競爭中勝出。當然,同級間的合作是曲線競爭,也免不了直接競爭。健康的競爭方式有如下五個特點:

(1)不懈努力,創造全優工作;(2)自覺向同級中的強者看齊、學習;(3)在和同級的“競爭”中,領先時不自滿,落後時不氣餒,一如既往,積極進取;(4)無保留地幫助在競爭中暫時落後的同級;(5)以“競爭”來激勵自己,但不要讓同級看出你在“競爭”。

11.克服平級溝通的障礙

造成平級之間溝通困難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1)員工都過高看重自己(部門)的價值,而忽視其他人(部門)的價值。無論你從事的是市場、銷售、生產、人事、財務還是研究開發,你都會發現我們的自我評價與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相去甚遠。但是作為一個整體而言,各部門之間、同事之間的合作卻是唇齒相依、缺一不可。

(2)不能設身處地對待其他部門的工作。工作中出現問題時,馬上就把責任推到與自己相關的人(部門)去,卻很少想到其他人(部門)也有他們的難處。

銷售部的張曉林急匆匆地找到部門經理說:“劉經理,我好不容易發展了一個新客戶,人家要的貨我也早就填了單子交給了廠裏,讓他們抓緊時間把貨給人家發過去,可是,都過了一個半月了,客戶還沒有收到貨,人家都來電話催了好幾遍了。找到生產部侯部長,他們說沒貨。經理,您說說這不是要命嗎?以後人家還怎麼會購買我們的東西呀?”劉經理一聽也生氣:“生產部是怎麼回事?我找他們去!我們的銷售人員好不容易才拉到的單子,都要毀在他們的手裏,他們每個月倒是有工資保證,我們的人可全都指望著單子做成了才能拿到錢啊!”

侯部長聽完了劉經理的一番抱怨,他的火也一下子著了起來:“你也不能把你們完不成銷售額的責任都推到我們的身上,你有怨氣,衝我來,我有火衝誰發?我們也希望貨趕緊到啊!可最近全國海關打擊走私,供應商將價格提高了40%,老總讓我們先別發貨,我們的工人都歇了,我還著急呢!”

(3)沒有權力的強製性。在指揮鏈中,同級的員工處於水平位置,相互之間除了平等的溝通之外,難以用命令、強迫、批評等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不能像對待不聽話的下屬,拿著“大棒子”來對待同事。

(4)職權劃分的問題。平級之間出現問題的時候,很多員工不認為是溝通的問題,而認為是諸如部門劃分、權限劃分、職責劃分的問題。其實往往就是溝通問題,而不是職權劃分等其他問題。

(5)人性的弱點——盡可能把責任推給別人。一項簡單的工作,大家卻經常“踢皮球”,缺乏整體的觀念,都不願擔責任,最後使得工作缺乏效率,工作氣氛也變得非常不愉快。

(6)員工間利益衝突——唯恐其他人比自己強。這種現象在存在業務競爭的組織中尤為明顯,員工相互保密、攀比。

12.不要處處與人抬杠

同事之間難免會有閑聊或吹牛的時候,這作為一種休閑方式,也未嚐不可,但應注意的是,不要因一點小事或一個觀點的不同,就爭論不休,甚至麵紅脖粗。這是沒有必要的。工作之餘,聊點輕鬆的話題,可以愉悅身心,增進友誼;但若漫無邊際,不知深淺,就可能惹來禍端。“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的萬世警訓不能說沒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