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洛陽注定是熱鬧的,因為燕王受封左翊驍騎將軍,也因為原本落魄的三原李氏竟然有兩子入了燕王府。一個為貴為王府長史官從四品,另一個為王府參軍,官拜五品。
所以不管是燕王宅還是李靖家中,都是門庭若市,送禮拜訪之人絡繹不絕。
傍晚的時候一個尖細的聲音打斷了楊炎的思緒,把他拉回到了現實當中。
“殿下,陳王和趙王殿下來了。”
“快請進來,不,我親自去迎。”百官以及其他王候派來的人楊炎可以讓別人去應酬,可是自己的兩個弟弟來了他可不敢馬虎。
誰能知道這小小的燕王宅內安插了多少個楊廣的密探,要是傳到楊廣耳中說他沒有為兄之德,立馬就會被楊廣打入冷宮。
趕到門口的時候,楊炎發現來的不僅是自己的兩個弟弟,就連他們的生母都來了。
楊侑生母韋氏,楊侗生母劉氏(小劉良娣),還有楊昭廢妃崔氏,因為楊昭死後,被賜了一個良娣的名號。
崔氏年僅十八,是三妃之中最為年幼的,據說楊昭不喜崔氏,娶過門之後就一直冷落,到如今還是黃花閨女。
而韋氏年二十一,白氏二十四,都是女人最好的年齡。可惜,楊昭早逝,心灰意冷的她們顯得十分憔悴。
“兒臣楊炎見過韋太妃、劉良娣,崔良嬡。”楊炎不敢失禮,中規中距的行了禮,然後又和自己的兩個幼弟打了招呼,才領著眾人進了王府內院。
也許是因為楊炎一直生活在楊廣的後宮之中,加上又是長子,不管是韋氏等妃還是楊侗和楊侑對他都格為的敬重,頗有以他為尊的架勢。
在楊炎的安排之下,眾人留在了燕王府舉行了家宴。
宴上,楊炎提出要求,讓楊侗和楊侑一起到燕王宅就課。韋氏和白氏幾乎沒有考慮就應了下來,因為她們已經知道燕王府師是孔穎達。
孔穎達乃是孔子的第31世孫,八歲就學,曾從劉焯問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隋大業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補太學助教。
就衝著太學助教的身份,韋氏和白氏也足夠下定訣心把楊侗和楊侑塞過來了。何況楊炎為長孫,這身份擺在古時那就是家主的位置。
可以說,楊炎的重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首當其衝的就是李靖以及他的弟弟李客師,再接著就是這孔穎達。因為按照曆史,這三個人的官職都不可能達到現在的這個品軼。
家宴過後,韋氏和白氏便帶著自己的兒子回到了各自的王府,崔氏則被楊炎留了下來。
燕王府後院無女人,這樣可是不行的,宮女無人管教,楊炎也沒那個心思去理會。一來留下崔氏是為了管教下人,二來是為了讓宮中的楊廣和蕭後放心。
畢竟楊炎才六歲,不管在什麼人眼中都隻是一個稚嫩的童兒,沒人照看怎麼能行?
不論崔氏當初是因何被廢,但是她的家教卻是極好的。她的娘家乃是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三房,調教出來的女兒品性兼優,有她看著楊炎便能堵住很多人的嘴。
後院之中,崔氏低著頭,眼中似有淚花。
楊廣登頂之時原本打算複立崔氏為妃,可是楊廣派去的向崔氏父親詢問之時,崔父以重病為由並沒有見到楊廣的人從而錯失了崔氏複妃的命運,知道內情後的崔父抑鬱而終。
所以崔氏被崔家所惡,又被太子府韋氏和白氏排擠,日子可以說過的十分清苦。
隻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楊炎竟然把她留在燕王府,還給了她統管後院的權力。她豈會不感動,又怎麼能不落淚?
………………
皇宮深院之中,楊廣正翻閱著邸報,旁邊站著一個精壯的宦官。
“凜奴,燕王那邊的事和朕細說一番。”
楊廣的聲音傳入那名宦官耳中,讓他身形一震,立馬伏地把所探得的情報事無巨細的彙報上去。
楊廣原本緊皺的眉頭緩緩鬆開,露出一抹笑意,看向宮外道:“我這孫兒果然沒讓朕失望,頗有太子之德。”
“隻是,他讓人接觸長孫晟是什麼意思?”楊廣本來就生性多疑,而長孫晟又是他十分倚重的大臣,手中權力不小。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會懷疑楊炎這一舉動的動機是什麼?
“家上,奴聞長孫大人有一千金才貌無雙,會不會……”凜奴原本還想說楊炎是不是想和長孫家結親,但是被楊廣掃了一眼,立馬就激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