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人聲鼎沸,寬敞的街道上擠滿了行人。每個人手中,幾乎都拎著一些禮盒,空手的身後大多跟著一群家仆。
每一家店,都是擠滿了顧客,走了一波又來一波,生意好的讓人眼紅。
不夜城裏的每一家店,都是屬於楊炎的,員工也全是燕王府名下的奴仆。
不過為了激勵這些人,發揮更大的積極信,楊炎還實行了績效薪水製,給予員工一定的提成。如此一來,一個個都磨拳擦掌,幹的特別起勁。
“殿下,不夜城的生意越來越興旺了。”烏雄經常會到不夜城過來傳達楊炎的命令,所以他對不夜城比對楊炎還要清楚一些。
“一處的興旺,不能代表什麼。”這是最後的太平盛市了,現在的大隋已經進入崩盤狀態,不久之後隨著楊玄感舉起反旗,大隋就陷入動蕩狀態。
麵對這種無法操控全局的局麵,楊炎的內心是很痛苦的。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後世在邊疆的楊炎深有體會。
戰爭,沒幾個正常的人會喜歡。
不過,不喜歡並不能避免,楊炎知道此時大隋的這個大機器已經運轉起來,開始囤兵在邊境準備對高麗動手。
這一場規模空前巨大的戰役,動用了三十幾萬的正規軍,最終能活著回來的人還不三千。
那些隋軍自然不是全被高麗軍斬首了,而是大多數都被高麗所俘虜,充當奴役,也有一部份成了逃軍,後來加入了各地的叛軍之中。
不過楊炎相信,這一次就算楊廣還是和曆史一樣大敗,但絕對不會敗的那麼淒慘。因為,此時的遼東還有一個軍神李靖。以他的能力,就算不能扭轉全局,至少會保證他的三萬大軍有半數人能夠活著回來,說不定不僅保全了三萬人,還能吸收其了的潰軍變得更加強大。
楊炎在一個月前,就給李靖寫了一封信,要求他出工不出力。一切以保全三萬大軍為主,不要主動請戰。
因為這一次征討高麗的大元帥由楊廣自己掛著,所有軍事行動都要請示他,得到允許之後才能實行。
可是前方戰局變化莫測,等這一來一回之間,高麗就可以做出調整。等你再換別的策略,又要派人請示楊廣,就等於把刀子送到了高麗手中,而大隋則是人家手中待宰的豬,想怎麼殺怎麼殺。
所以一但主動出擊,又沒了隨機應變的權力,就等於給高麗送人頭。楊炎那一封信原本李靖還很不解,他原本是打算借高麗立下戰功,讓自己再進一步,對軍方的控製再加強一些,好幫助楊炎登上大位。
不過當他接到楊廣的聖旨之時,才明白過來楊炎為什麼要讓他這麼做。
不過事與願違,楊廣還沒有抵達前線的時候就給了李靖一道密旨,讓他統領三千精騎提前進入高麗的地頭,配合密探潛伏下來,等到兩軍交戰之時,再以奔襲的方式直奔高麗皇城,拿下高麗王。要是沒有機會,就讓李靖自行決斷。
不得不說,楊廣這個計劃絕對是可行的,隻要李靖成功絕對可以一勞永逸。
就算是楊炎也沒有想到,楊廣會突然有了一個這樣的想法。三千精騎,全都來自李靖手下的精銳之士,而且他們的馬匹全都是張掖的冊丹馬場提供,腳力不凡,是一等一的戰馬,比起那些遊牧民族的戰馬都毫不遜色。
要是李靖抓住機會,以三千鐵騎絕對有機會踏平平壤活抓高麗王。
如果楊炎能猜到楊廣突然來了這麼一個主意,肯定會費盡心思奔赴前線和李靖一起,徹底解決高麗。
可惜,楊炎現在還沒有得到這個情報。
烏勇正想說一處的興旺帶來的收入已經快追上大隋一年稅收的三分之一了,要是天下都這般興旺,那百姓豈不是個個都穿金帶銀,出門跟著數百奴仆?
就在這個時候,烏雄突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以及她的聲音,有些驚訝道:“殿下,那不是李丫頭嗎,怎麼被人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