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在不夜城償過一次之後,就要求楊炎每日給皇宮進供五頭豬,頓頓都有肉。
除此之外,每個月都會有一批來自張掖的牛羊趕到洛陽,為皇族和軍中源源不斷的提供肉食。
不得不說,楊廣對當初楊炎舉薦房玄穎這個建議越來越滿意,因為冊丹牧產運過來的六畜品質優良,而且數量非常大,占了整個大隋牧場的一半以上。
如今整個大隋擁有戰馬十三萬,盡七成都是冊丹馬場出產的。照此下去,十年後大隋很有可能給每一個士兵都配上一匹戰馬。
其實原本冊丹一下子也產不了這麼多馬,可是頂不住楊炎讓房玄穎實行的金錢攻勢,他在張掖廣布官告,隻要捕得一匹野馬就能夠得到高額的賞錢。
現在張掖彙集了天下大量遊俠、馬賊、異族勇士,他們以捕馬為生,經常出入各大草原。為了錢,這些人甘冒大險,哪怕是突厥、韋室等地也經常能看到這些人的蹤跡。
這些撒出去的錢,幾乎是楊炎私人的馬場出產的六畜換來的。可以說,楊炎為了大隋的戰馬是用了自己的錢財。
這一點,楊廣也很清楚,但是卻沒有什麼表示,連褒獎都沒有。
這兩年,楊廣對楊炎恐怖的賺錢能力有了極深刻的認識。原本張掖是西域遊商掠奪大隋錢財的一個地方,可是現在這個局勢給楊炎扭轉過來了。
張掖的不夜城裏彙聚了大量了的西域各國富人,有些是皇族,有些是豪商,他們似乎流連忘返,壓送著一車車的白銀進入不夜城縱情揮灑,換回了部份的絲綢和茶葉,卻源源不斷把白銀流入大隋。
楊炎不喜歡銀器,金器,而是喜歡銀元和金幣,比起那些工藝品這些硬通貨才是楊炎最看中了。
中原之地銀礦少,品質也不如西域各國。大隋是以銅錢為基本貨幣的,可是楊炎感覺金、銀才該做為貨幣基礎,然後再推行紙幣。
不過這都需要一步一步來,畢竟步子扯太大了容易扯著蛋。而且楊炎手上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利。
一想到如今的張掖,楊炎都感覺豪情萬丈。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張掖的人口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不僅是從全國各郡遷來的,還有新生的人口。
因為長孫晟得了楊炎的授意,在張掖下了一條政令,但凡是一家之中第三口嬰兒起,每生一個嬰兒不論男女賞一貫、並每月予以一鬥糧的補助。
現在張掖人口已經有了近六十萬,比起原來不知道增加了多少,而且還在持續增加當中。
三年免徭役和稅賦,張掖的財政要是沒有不夜城恐怕都要赤字了。就算如此,靠著不夜城的支持也是隻能維持正常。
但是長孫晟卻感覺這些花出去一點都不心疼,他可以預見張掖在這三年之後就會迎來大量的收入,到時就不需要靠著不夜城堅難渡日,也可以給楊炎提供大量的兵源。
現今,哪個張掖人提起楊炎不拍手叫好,而且家家都給楊炎和長孫晟立了長生牌,時時念著這兩個人的好。如此深得民心,長孫晟不僅沒有辜負楊炎的信任,而且做極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