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八年的三月有些陰冷,不僅僅是天氣,就算對大隋來說同樣如此。
三月十二日,兵部尚書、左候衛大將軍段文振去世。
十四日,楊廣到軍中。
十五日,兩軍在遼水橋對陣。
十九日,大軍遭敵軍抵抗,未能渡過遼水。
右屯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麥鐵杖,虎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等,皆戰死。
這次征討高麗,寸功未得,卻折損了好幾員大將。所有人都在心裏怨恨著楊廣,他們之所以會戰死,就是因為楊廣出征之前的那一道旨意所至。
所有人都想為明白,早年當王爺的時候能征善戰的楊廣怎麼會如此昏庸,竟然約束了戰線前所有將軍的指揮權,這不是等於把人頭送給高麗人去砍嗎?
可是死了這些大將,楊廣依舊沒有任何改變的意思,反而勒令眾將要按布置行事。
四月十五日,楊廣的車駕渡過遼水。
兩軍大戰於東岸,在楊廣的遙遙指揮之下,擊破賊軍,進兵圍困遼東城。
這個時候,大家總算明白了,楊廣這麼做隻有一目的,就是彰顯自己的統帥之能。別人可以敗,但是他一定要勝。
可是這樣的勝利,是用了大將和軍士的性命白白犧牲換來的,軍心開始動蕩。
有心的人,特別是李家的人,借此機會收買人心,磨刀霍霍。當然,這麼幹的不僅僅是一個李淵,但凡是有些野心的人都瞧出來楊廣此次不得軍心,都在暗地裏拉隴部將,準備這次搬師回朝之後跟楊廣叫板。
五月初四,納言楊達去世。
當時眾將領各奉楊廣的凡事都必須奏聞的旨意,不敢自尋機會出擊。
不久高麗各城都固守,攻打不下來。
六月十一日,楊廣到遼東城,怒責諸將領。車駕停留在城西邊數裏地,又到六合戰。
如果說之前還有挽回的餘地,那麼這一次楊廣徹底把眾將逼向了絕路。
不是眾將無能,而是楊廣昏了頭。明明有千萬戰機,可是不能出戰有個鳥用。請示之後,高麗人早就做出反應了,再出擊又等於送死。可是將令已下,明知道是死,他們也隻能硬著頭皮衝了。
比起回去被楊廣砍頭,他們更加願意戰死沙場,至少家人還能得到一筆錢,給自己的子孫撈一個好的名頭。
七月二十二日,宇文述等在薩水打了敗仗,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各路軍隊全部被打敗,將帥奔亡逃回的僅兩千人。
三十萬大軍,活著回到大營的僅僅兩千人,這是多大的諷刺?
從大隋立朝以來,還沒有吃過這樣的敗戰。
遼東城上,楊廣遙望著遠處的高麗:“李靖負我,李靖負我,該死啊,我大隋三十萬大軍化作亡魂也不會放過你的。”
如果李靖聽到楊廣這一番話,估計血都噴出來了。
四個月前,他接到楊廣密令,讓他改變作戰計劃,要求他擾亂高麗的一切部署。可是當時李靖身邊的人全都朝著高麗皇城去的,一時半會怎麼可能重新召集的回來,就算召集回來那也需要二三十天,還無法保證回來的人是不是會被高麗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