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兄放心,我和三弟必定不辜負長兄重托。”也許是因為在軍中久了,形成了聽命行事的條件反射。所以當楊炎開口的詢問的時候,楊氏皇族的兄弟二人首先是跪地接命。
“侑兒,侗兒,在外人看來或許我們兄弟三人還很年幼,可是我楊炎八歲的時候就敢領兵追砍伏允的腦袋,我相信我的兄弟不會比我做的差。此次咱三兄弟一別,不知何時才能重聚。我走以後,我會從王莊各調一千人馬給你們,照著赤炎軍那樣訓練,還會給你們各留一百教官。”楊炎還是比較擔心自己兩個弟弟的安危,比起其他兵馬,他更相信自己的赤炎軍。
王莊的那些後備員雖不是正式的,可是忠心耿耿,必要的時候肯定願意用自己的身體為楊氏兄弟擋刀。親衛不一定要個個勇武,但一定要不能怕死。
除了自己手中這一批和張掖的孤兒,楊炎幾乎把大隋近幾年來的孤兒都收容了,以後想要培養忠心護主的赤炎軍可就沒之前那麼容易了。
“長兄,你請放心,有侑兒和侗兒照看家中,一定不會讓長兄失望。”楊侑和楊侗久在軍中,受的又是楊炎改編後的教程,思想上更偏向於一員軍人,而不是皇族子弟。對於朝中局勢,他們沒有去了解,也沒有思考過。
怕哪偶爾他們放假回到自己的府中,自己的母親說的最多的就是讓他們聽從楊炎的教導。
長幼有序,何況他們還隻是皇孫,登頂之事隻有楊炎一人才有資格。要是楊炎上了位,他們隻要親近楊炎,將來少不了富貴一生。
楊勇一門被滅之事,影響還未消退,沒有人願意步他一家大小的後塵。現在就連極受楊廣的三子都避開此事,之前一直高調的楊暕也小心翼翼,她們更不敢向自己的愛子釋放那方麵的意圖。
“待我走後侑兒侗兒就把你們母妃接到府中來住。要是皇祖父有什麼安排,你們就聽命行事,切不可忤逆,知道嗎?”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楊侑和楊侗自幼就沒怎麼和楊廣接觸,對於他們這個爺爺這兩兄弟很不感冒,有時家宴上楊廣有意親近,他們表現的也是十分平淡,所以楊炎有些擔心自己走後這倆兄弟還是這般。
“我們記下了,長兄請安心。有事,我們會詢問燕飛和燕令再做定奪。”
燕飛和燕令正是半個月前回來的赤五、赤六二人,目前他們是楊氏兄弟的貼身侍衛。
“你們之前不是一直想討要金雕麼,今天大哥就滿足你們的願望。”說著,楊炎拍了拍手,立馬就六個走進了大殿,每個人肩上都停著兩隻金雕,一大一小。
“這六人是從張掖調過來的飛羽衛,他們的幼雕你們自己挑一隻。”
飛羽衛,這是當年楊廣在洛陽廣招訓鷹師時楊炎挖來的人手組成了一隻小隊,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千人,訓有八百多隻飛鷹和千隻信鴿,是楊炎手中傳遞情報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這也是第一次他讓飛羽衛正式亮相,把這六人留在自己的弟弟身邊就是為了便於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