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情報出錯的嚴重性(1 / 2)

洛陽城和不夜城因為楊炎要離開,顯得更加的熱鬧,不斷的有車輛從城內運往碼頭,將一車車的物資搬到船上。

九月初十,楊炎如約出發,水路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每一艘都載滿的物資和人員。和楊廣出征時相比,楊炎這一次北上的規模略小了一些,大抵上和楊廣出巡時差不了多少。

也許是因為楊廣經常出巡遊,官員和將士早就習慣了,效率也極快。

十二日,也就是楊炎離開東都後的兩天,宮裏突然傳出了詔書說:“軍務與政事有不同的法度,文臣武將有不同的作用。匡扶危險,拯救急難,則霸道興盛;教化人民,養成良好習俗,就以王道為貴。

當治理亂世之時,屠夫商販可以上朝秉政,而在升平的時世,隻有掌握經學才能入仕。周文王在滅紂締建豐都時,儒生不能加入朝官的行列,漢光武帝建武時的朝廷,有武功的大臣不參預治國的職事。

我隋朝立國之初,三方未曾統一,四海還在交戰,無暇顧及文治教化,惟有崇尚武功。

當時設立官位,分別職守,很少根據才能授給,在朝廷治理人民的人,乃是根據功勳大小依次授用,這些官員無非選拔於軍隊,來自武夫,學習的道理,既未曾學習,處理政務的方法,因此也無處可取。是非不明在於自身胡塗,刑賞大權被下屬專擅。貪汙受賄,不知綱紀,敗壞政治,危害人民,實由於這個原因。從今以後,各個被授給勳官的人,都不得再給文武職務。希望遵循改弦更張的原則,采取類似調瑟的辦法,尋找裁剪能手,才不會損傷美錦。

如果吏部總給上述人員擬定文武職務,禦史即應檢舉彈劾。”

此詔一出,原本暗地裏罵楊廣昏庸的人又紛紛閉上了嘴巴。因為,這次的政令是實實在在,有利於大隋發展的。哪怕得罪了勳貴集團,但是隻要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來,楊廣這是為了約束勳貴亂權。

從大隋建立以來,不少地方官員都是軍中老將。他們或許領兵打仗很有一手,可是治理一方卻不是他們擅長的,這造成了許多勳貴為禍一方。不僅讓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還有助長勳貴往世家發展的跡象。

此言一出,朝中少數的寒門和世家都紛紛拍手叫好。因為,勳貴集團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早就有除去他們的心思了。

一時間,朝堂上下熱鬧非凡,上演了一茬又一茬的鬥爭,似乎大家都把剛剛從遼東大敗歸來的事情拋到了腦後,當它根本沒有發生過。

楊炎並不知道他走後朝中還有這樣的風波,離開之前,他對留守在洛陽的錦衣衛做了新的布置,讓他們把注意力全都放到了世家身上,特別是楊玄感以及李淵一家。

要是楊炎能拿到證據證明楊玄感已經準備起事,那就可以消除這個危機,到時候楊廣還要二征高麗的時候,就不會被楊玄感斷了糧路,指不定就能一舉拿下高麗。

雖有了這個安排和交待,但是楊炎還是做好了他起兵造反的準備。總而言之,他做好了一切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