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式是否發生了真正的變化,學習是不是積極主動,學習過程是不是充滿了快樂和成功的體驗,是不是樂於思考和勤於自主探究。
其三是看師生關係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是不是變得平等、和諧、融洽了。傳統觀念下倡導師道尊嚴,教師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看做是知識的權威,學生一直處於仰視和遵從的地位。新的教育理念下,學生開始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角色,容納學生不同的聲音,承認他們的“異己”思想,真誠地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內心感受,鼓勵學生去探索和實踐,發現學生的優勢和潛能。
其四是看學生學習的內容是不是真正體現了人類文化的基本精神,體現了人類的基本經驗和核心價值,是不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這是從內容維度上來講的。過去的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可謂天衣無縫、和盤托出,就是沒有給學生留下可以提出問題的空間。
其五是看是否真正形成了高效的學習型組織和創造了優良的學校文化,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
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是看學生和教師是不是在這次改革中獲得了更好的成長和發展,看學生是不是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更加主動的發展,更多展示出他們豐富多彩的個性,更健康活潑快樂的生活;看教師是不是有了更強的專業精神,是不是有了更高的工作熱情和充滿了職業的成就感。
最後要強調的是,我們必須用改革的精神推動改革。改革精神,這裏特別要強調的就是要尊重多樣性,要有各種觀點、思路的碰撞與交鋒;要有包容性,要聽得進不同的聲音,我們既要積極宣傳課程改革,又要避免輿論“一邊倒”。教育改革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是教育人道主義的“絕對命令”。因此,我們要確保政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當前,應集中整個教育界的智慧,為課改實驗的進一步推廣做好最充分的理論準備;同時,要及時解決前一段課改中已經顯露出的問題(如包容性不夠,急於求成,目標過多,過於分散等),以積極而又審慎的態度推進課程改革。
教育的真義
教育是麵向心靈成長的活動,是師生精神生活的過程。精神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說性,使得對於作為精神成長的教育過程的言說,隻能是“言近而旨遠”,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關於教育的表達,基本上隻能是隱喻性的。所謂隱喻,作為比喻的一種,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詞,而用“是”“成”“就是”“成為”“變為”等詞,把某事物比喻成和它有相似關係的另一類事物,如“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隱喻不僅是思想表達的一種修辭手法,而且是我們的思想接近我們眼中“真實”的一種途徑。
教育作為一個“價值生成”的過程,我們很難用量化的語言來確解。凡是能夠用精確的數據所描述的教育事象,基本上都隻是教育的外在形貌,如校園麵積、班級規模、在校人數、考試分數、升學率等。而作為“文化—心理”過程的教育,是一種精神交往的藝術,而藝術就隻能用象征的手法來表達,通過營造意象來表達渴望和向往,表達人類內心深處永恒的衝動。
隱喻的表達,更多地基於一種個人感悟和平等的分享。教育是基於信念的行為,而信念是不能被強加的。經驗培植信念,分享生成信念。個體的經驗是有限的,但它使人在有限的感覺中向無限開放著,向未曾體驗的人生經驗伸展開去。經驗確定了任何對人生的疑問,都沒有最後的答案,它使得曆史的人無法占有“永恒”的真理,真正的經驗是對人自身的曆史性的體驗,沒有一代人和一種學說能夠永遠地結束真理。關於教育的隱喻,給了我們一個結合自己的生命感悟而自由闡釋的廣闊的思考空間,有助於解除由於那些充滿意識形態霸權的說辭強加於人的思想禁錮,有助於我們生成教育的信念和智慧,讓我們感受到思想解放所帶來的創造激情的充分湧流。
既然關於教育的表述基本上隻能是隱喻性的,那麼,對於教育過程的理解就隻能是見仁見智,沒有惟一正確的解釋,也沒有惟一有效的措施。教育的品質如何,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對於充滿變數的複雜微妙過程把握的藝術水準。
關於教育的隱喻,比較經典的有葉聖陶先生所說的“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這一隱喻至少可以做這樣幾層闡釋:其一,教育是一個生命過程,是一個生長的過程,而不是加工、製造的過程;其二,作為生長過程,生長的品質,取決於精神生態的品質,而不是某一孤立的要素;其三,這個過程很難作具體的專業分工,它必須具有整體性;其四,它不可能按照事先確立的標準批量生產。
關於教育的隱喻,比較經典的還有懷特海的“教育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過程”。這告訴我們,作為精神生活和建構知識的過程,既不能是籠統的、抽象的概括,也不能是零星的、散亂的信息和知識,而應該將學習的內容升華到更大的思考主題,並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網絡。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深入細節、解剖麻雀,又需要“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們既可以把森林理解為上位概念,把樹木理解為下位概念,也可以把“見森林”理解為智力生活的背景和整體把握,把“見樹木”理解為細處攝神和結合個體經驗的理解。
教育的隱喻,使得教育具有了一種開放性、向生命過程的敞開性和解放的旨趣。對於教育的理解,我曾經有過這樣的表述:“建基於價值引導與自主建構相統一的教育,從學生成長的過程來說,是精神的喚醒、潛能的顯發、內心的敞亮、主體性的弘揚與獨特性的彰顯;從師生共同活動的角度來說,是經驗的共享、視界的融合與靈魂的感召。”(《教育的意蘊》)在這一言說中,喚醒、顯發、敞亮、弘揚、彰顯、共享、融合、感召,這些詞的使用的背後是對於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的潛能的高度尊重和珍視,對人的尊重和信任,倡導一種主體的、人本的、有尊嚴的、充滿對人的信任和樂觀的期待的教育品質,堅決反對教育中的灌輸、欺騙、蒙蔽、操縱、控製、奴役、規訓、模塑、愚弄、歧視等。隻有當我們將學生視為潛能豐富的獨特的人,我們才可能真正發自內心地去信任作為個體的學生,並且尊重每個個體存在的價值與尊嚴,我們才可能想方設法去激勵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和獨特性,使完整的個性得到全麵涵蘊與自主生成,在教育中努力彰顯一種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使教育活動充盈著積極、樂觀、明朗向上的精神氣質。而如果我們認為兒童的內心是一塊“白板”,其結果必然強調灌輸和外塑。
還比如,當我們說“教學過程就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時,潛意識中我們就有把“知識”客體化、實體化的嫌疑;而當我們說“教學過程是促進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時,則體現了對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動性的珍視。
意識到我們表達背後的更為深層的觀念和意識,有助於我們思想的嚴密,有助於深邃的自我反思,有助於觀念的真正轉變,有助於教育信念的確立和教育智慧的創生。
教育是一個激蕩心智、沐浴靈府、貞立人格、彰顯個性的活動。這個活動不同於任何製造業的活動,也不是一個操作流程。過去,人們探討教育的要素,更多地是從可觀測的角度來揭示教育的構成,大多會提及諸如教育場所、教師、學生、教育內容(體現為教材)、教學媒介等。這固然是一種角度,但教育是一種關照精神(心靈)成長的活動,而精神是無形的,但比有形的東西更不可缺少。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其實是無形的東西決定著有形的東西,我們看得見水,卻看不見氫(H2)和氧(O2)。假如沒有愛,再漂亮的居所也不能稱之為家。
在我看來,關注學生精神成長的教育一定包含著愛、感恩、懺悔、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自由與自主,這也正是教育的精神元素。而精神,正如陶行知所說,“如山間明月、江上清風一樣,是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真正的教育區別於一切在形式上貌似教育的劣質的假教育。
愛,就是在別人需要時,看到自己的責任;愛,就是恒久的忍耐,且有恩慈。而愛本身又包含著了解、尊重、責任、關懷和給予。缺乏了解,愛就是盲目的,當然也會是膚淺的;沒有尊重,就沒有信任,就沒有樂觀的期待,愛就會演化為支配和控製;沒有責任、關懷和給予,愛就是蒼白的、輕薄的,甚至可能是虛情假意的;給予,就包括給予學生需要的額外的幫助。文學家夏丐尊先生這樣說過:“教育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感情,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與愛相伴而生的當是感恩。我們的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愛,並且要讓他們學會愛,那就是感恩。感恩於我們擁有的一切,感恩於生活中擁有的陽光、微笑、歌聲與鮮花,感恩於“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顧城),感恩於人類文化養育出我們追求美好的永恒衝動。
懺悔,是心靈的反思,是宗教的情懷。反省是一種智慧。一個具有反省能力的人,一定是嚴格的自我要求的人,善於從別人的批評中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局限,從而多一點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多一點捫心自問和扣問心靈,多一點靈魂的拷問,少一點怨天尤人和憤世嫉俗。
希望,是鼓舞人生之帆駛向彼岸的強勁力量之源泉。教育力量的體現其中一定包括精神感召:讓學生學會憧憬未來,對未來有一種熱切的向往,從而在學生的心中發掘出向上生長的力量。優秀的教師一定善於把人生美好的前景,把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美好的明天展現在學生的麵前。
信仰,我們心靈信賴並仰望的人生終極的關懷,我們之所以活著的全部意義生發之源。教育要有精神支柱,教育者要有精神支柱,並自覺地引領學生用心去培植他們的精神支柱。人是萬物之靈,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一顆信仰的種子,我們要做的是創造一種情境和氛圍,讓這顆種子發芽、生根並茁壯成長。而假冒偽劣的教育使這顆種子早早地死去,變成幹癟的空殼。
探索,就意味著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舊,不墨守成規;意味著不得過且過,不敷衍糊弄;意味著總是試圖去改變,意味著追求卓越。在教育中,探索可以表現為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表現為“以問題引導教學過程”;也可以表現為發現學習和探究學習,當然也可以表現為長周期的主題探究的學習,即研究性學習。在教育中,探索的底蘊就在於學生對於知識的自主建構,這就意味著親曆過程、總結方法,實現經驗的概念化。
自主與自由,意味著學生有權對自己的事情做出決定,意味著我們把培養學生“自主判斷、自主選擇和自主承擔”的能力作為目標追求,意味著我們重視自由—責任精神的養成,意味著我們對於奴性人格的徹底否棄,對專製性格的全麵顛覆。
合作是自主、自由的個體之間健康的關係。合作就意味著能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學會了對別人移情性的理解,學會平等充分的溝通;合作就意味著我們建立起了一種“你—我”關係。
合作之所以是真正教育的精神元素之一,就因為合作的品質是個體的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內質,是融洽、溫暖、和諧的良好的精神生態的不可或缺的品質。體現人與人之間合作的精神,倡導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的品質,是真正教育的當然要求。樂於與他人打交道,樂於一起自由地辯論,樂於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這些都與合作精神相關聯,也是自由社會建設者的重要品質。
人類世代交替,生生不息。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麵臨的挑戰和特別需要解決的問題,因而每一代人都有其獨特的使命和特別需要的氣質與品格。這種獨特的氣質和品格,就是所謂的時代精神。
今天我們這一代人所肩負的曆史使命是發展市場經濟,完善民主政治,促進個人的自由充分的發展。人類曆史業已證明,市場經濟是最有效的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它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而民主政治也是最人道、最合理、最合乎人性、最能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政治智慧的製度,因而民主也是一種生產力。尋求自由與解放,這是人類永恒的內在的衝動。如何使人類這種永恒的內在的衝動轉化為文明進步的動力,這就是製度文明先進與否的標誌。換言之,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的標尺就在於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多大的範圍內為個人自由充分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而今天這種努力就表現在為現實的、具體的個人自由充分的發展創造條件,解除一切形式的束縛人、禁錮人、貶抑人、奴役人的製度、思想、觀念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們的自由和權利。
“自主、合作、創新”,就是對我們今天所處這個時代的精神最凝練的概括。所謂自主,即自主判斷、自主選擇、自主承擔,這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和精神。在市場經濟時代,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經營者或消費者,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生產多少,消費什麼,消費多少,怎麼消費,沒有人來為你指點江山,沒有人可以包打天下,而是要靠作為具體的、現實的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我們來自主判斷、自主選擇和自主承擔。選擇既以多樣性為前提,也以獨立性為條件;而選擇的後果是一方麵促進社會更為優化的多樣性,另一方麵造就具有責任承擔能力的、具有“自由之意誌、獨立之人格”的個體。
隻有自主、獨立的個體,才有可能建設民主的社會,才可能具有民主參與、民主決策的能力。一個依附的個體、盲從的個體,一個仰人鼻息、惟命是從的個體,隻能是專製統治的走卒和工具。
也隻有自主、獨立的個體,才最有可能充分地自我實現。其實,自主性、獨立性,是一個人自由充分發展最核心的內質,也是個體獲得更好發展的主體條件。自主性、獨立性所標識的是個體與外部世界,特別是與社會、與他人關係的性質,自主性、獨立性是一個人有尊嚴性存在的條件。
那麼,自主的個體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那就是合作。合作就意味著樂於與他人打交道,具有開放的心態、進取的意識和成長的渴望。一個自我封閉的人,一個自滿自大的人,一個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人,是不會有與他人合作的需要的。
合作也意味著能夠尊重不同和差異,尊重多樣性和每一個人的獨特性。因為不同和差異,是合作之所以必要,也是合作之所以可能的重要條件——如果你生產糧食,我也生產糧食,我們就沒有合作的必要;如果你生產糧食,我生產布匹,我們才有互通有無、優勢互補這樣一個需要。過去,人們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今天,我們卻可以說“道不同,正相為謀”;在法律的框架內,在不違反道義和良知的範圍內,最大程度地尊重不同和差異,更多地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