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和優秀的售後服務兩把利刃,憑借產品性價比上的絕對優勢,係統、規範的市場營銷和服務體係三一重工迅速搶灘國際市場。迄今為止,公司出口業務已經拓展到土耳其、中國台灣、中國澳門、東歐、非洲、東南亞、南亞、中東、俄羅斯、南美等國家和地區。三一的出口業務蒸蒸日上,不僅樹立了中國民族工業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彙收入。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以高票獲得通過,並由此成為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第一股,永久地被載入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史冊。
此次成功,正是三一文化精髓的最佳詮釋:“國家之責大於公司之利”,以及三一創業者們一句樸實的話語——“心存感激,產業報國”。
2005年5月9日,當決策部門正式宣布三一重工成為首批四家股權分置試點企業後,梁穩根對這次改革的看法核心有兩點:一是解決經營動力問題,二是完善資本市場功能。他說,這次改革,相當於當年的農村改革,主要是為解決積極性問題,農村改革是解決農民種田積極性問題,成功了,今天的股權分置改革也是要解決積極性問題,解決大股東和經營層的積極性,實際上也是解決他們“種田”的積極性。
他曾打了個“大豬小豬”比喻——大豬和小豬關在豬圈裏,飼料掛在牆上,大小豬都吃不到;如果大豬不把飼料拱下來,大豬沒吃的,小豬肯定也沒有,改革後的製度安排就是要解決“大豬”拱食的動力問題。
沒想到此比喻一出,就遭到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但事實證明,這一比喻是恰當的,三一重工股改不但成功了,而且為後來股改的企業提供了範本,收到了“企業一小步、證券市場一大步”的效果。
2005年5月24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提高對價——每10股贈送3.5股並補償8元。梁穩根表示:“國家之責大於企業之利。相對於推動整個資本市場改革的進步而言,企業自身利益的得失微不足道。”
這一方案最終獲得各方的認同。正是在強烈的曆史與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下,三一重工才能成功破解中國股市“頭號難題”。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因此獲得了2005年CCTV經濟年度人物獎。評委會的評語是:他花了19年時間,把創業夢想耕耘成中國經濟改革的試驗田,2005年,他第一家推出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他以產業報國的成功向我們印證——窮則變,變則通。
1.創業是一種豪邁的事情。機會隻垂青有準備的頭腦。
2.三一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品質改變世界。我在有生之年絕不會放棄對三一的控製權。
3.中國製造業是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必須由中國企業主導。
4.工程機械行業是個前景很好的企業。加上中國正處於城市化進程中,這為企業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空間。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達80%,而我國卻不到40%,如果中國城市化每提高20個百分點,就相當於從農村轉移一個美國的人口到城鎮,這意味著工程機械的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5.假如說三一有很核心的資產,不是公司現在取得的成就,不是廠房設備這些固定資產,而是我們的核心文化。
6.我們在公司創立之初就一直在探討中國工業企業經營和改革之路。以前搞過責任製,後來又搞MBO,一直沒有找到好的出路。今天我們終於得到了這樣一個試點的機會,三一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