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馬化騰:QQ不是工作,是興趣(1)(1 / 3)

馬化騰,1971年10月出生於廣東省潮陽市,1984年隨父母從海南遷至深圳。1993年深大畢業,進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從專注於尋呼軟件開發的軟件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1998年,創辦騰訊計算機係統有限公司。1999年初,騰訊開發出了第一款“中國風味”的ICQ,即騰訊“QQ”。此後,QQ小企鵝一夜間風靡大江南北,改變了上億人的溝通習慣,創造了一種網絡時代的文化,引領了一種新的營利模式的潮流。入選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十年商業領袖。2010胡潤娛樂富豪榜上,馬化騰位列第一。

1992年,馬化騰從大學畢業。當年的他,流落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隻能算做深圳的邊緣人,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化騰接觸了ICQ,一個以色列人開發的即時聊天工具,馬化騰覺得ICQ這個東西很好。

馬化騰覺得ICQ能夠在電腦上提供即時信息功能,可是就是有一個很大的缺點,ICQ版本沒有中文的,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馬化騰就想搞一個中文的ICQ,馬上叫上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公司,仿照ICQ,搞一個中國的ICQ。

當然,剛開始,騰訊的日子非常艱難,好些時候,QQ是近似用一種卑鄙的手段去偷人家的空間和帶寬,沒有錢來買服務器,而市場上ICQ的中文版OICQ特受歡迎,下載的人也特別多。

2000年,那可是OICQ的冬天,是騰訊的冬天,第一次網絡泡沫席卷了整個中國互聯網,騰訊也不能幸免,馬化騰實在堅持不下去了,隻好忍痛轉讓。

騰訊的高層找過中華網、新浪,100萬元這個現在讓人覺得杯水車薪的數字,在那個時候,騰訊覺得是天文數字了,可以放棄這個明天不太明朗的中國版的ICQ了,可是中華網、新浪的高管層都非常客氣拒絕了騰訊的請求。

轉讓不成,馬化騰明白,什麼都要靠自己了。但是,這個時候,QQ不知道自己的贏利點到底在哪裏?注冊資源是很多,有什麼用呢?難道QQ隻能向申請QQ號碼的用戶收取可憐的一點注冊費嗎?(有一段時間,QQ上申請號碼要收費,就是QQ最艱難的見證。)

新浪、搜狐及其他同行的融資故事激勵了馬化騰,他決定找錢。而在找錢之前他和夥伴們有一個重要的舉措:完善公司的股東結構。他們想吸納一個真正懂得資本運作的人來幫助公司構藍圖,並借此形成能夠吸引投資的公司管理層。在他們看來把懂技術開發、公司管理和融資運作的人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效的圈子是融資的基礎。中國香港一資深投資商成為他們的目標,該投資商與中國香港盈科數碼的縱深聯係,使騰訊的3個年輕人相信會有大的機會產生,他們建議其加入騰訊並毫不猶豫地給了他相當比例的公司原始股。

馬化騰的長處在於知道自己的不足並且努力改變它。完善股東結構之後,他確信隻有好的商業模式才會賣到好價錢,就不斷改進自己的商業計劃使其更加規範。據悉,騰訊的商業計劃一共推出了6個版本。而他們最後融資的數目與其商業計劃中所需要的錢恰恰吻合。

這樣,馬化騰和他的QQ開始了乘風破浪的遠航。

阿裏巴巴總裁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馬化騰最值得慶幸的就是他在種種艱難險阻麵前沒有卻步,堅持到了天亮,撥開烏雲重見了天日。

2004年6月7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0700.HK)以中國內地最大的即時通信產品QQ服務供應商的身份在中國香港創業版正式公開招股,正式向海外投資者發售4.2億股股票。這一消息在中國互聯網界引起了巨大震動。根據騰訊發布的公告,騰訊將在中國香港聯交所主版上市,發售的股份中大部分將進行國際配售,約10%的購買權利給了中國香港的公眾人士。騰訊IPO是由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全球保薦人進行的。

QQ的獨特魅力又一次得到彰顯,早已深入人心的騰訊自一上市,就受到了股民的熱心追捧。QQ幾年來所積累的人氣給予了股民強大的信心,很快,股票就超額認購達到了146倍,凍結資金約226億港元,最終發行價定在了招股價範圍的上限,即每股3.7港元,騰訊因此籌集到資金15.5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