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一個大舞台,台上不停地上演著一場場的折子戲,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場戲從春秋戰國一直演到風雨飄搖的紫禁城,演戲的人渾然不覺在演戲,看戲的人卻時而豪放,時而哀怨,時而怒發衝冠,時而情深眷眷。
你看台上花旦韶華如觴,碧空若洗,隱隱聽見古音餘韻裏繞耳天籟;轉眼間,水袖波光一揚,拂衣轉身落紗,一曲昭君怨,哀彈斷人腸;再看青衣醉臥玉簟,睨眼回眸,朱唇輕啟,隻一聲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佳人堪比黃花,卻又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鼓聲鏗鏘裏武旦策馬揚鞭,原就是傾城傾國貌,此刻英姿颯爽來酣戰,戰的是皇權富貴,戰的是男尊女卑賤,隻留一塊無字碑,惹得千古論到今;光陰流轉忽向晚,昏昏暮色裏老旦蹣跚而來,京胡未響,幕布未沉,紫禁城卻風雲驚變。一道令,皇帝瀛台變傀儡;二道令,巍巍城牆遭八國輕賤;三道令,兩條合約割去中華半壁江山。
絲竹盡,管弦起,紅顏隱隱都歸去,小生槳聲燈影來。油紙傘,烏篷船,幾回夢裏望江南,一襲月白衫。世人隻知他風流倜儻才情無限,羨他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卻不知他一生落魄不得誌,更無秋香侍身邊;粉牆低,梅花照眼,北宋詞裏數清圓,唯周郎驚豔。一身樂府華詞心思,卻隻用在香詞歌賦,不是沒有抱負,奈何現實太低迷,理想空談。
船影漸行漸遠,秋風江上空留一根清瘦魚竿,老生白須冉冉。“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如此淡泊名利轉身後,誰看到他“難得糊塗”的無奈?怡紅情懷恣揮灑,紅樓一夢耀千年。人間富貴都是夢,經曆過這樣的大起大落、嚐盡世態炎涼後,曹老也看破紅塵,為這一夢嘔心瀝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老生踉蹌退去,武生凜凜而來。“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一句話,豪言萬丈起,大丈夫愛國就當如此英雄氣概;同樣是愛國,嶽飛的命運卻讓人惋惜不已,十二道金牌道道催命,一個“莫須有”英雄殞命,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英雄馬革裹屍去,空留台下唏噓一片。再轉眼,台上擁出一群大花臉,汴梁城裏是黑臉包拯,鐵麵無私辨忠奸;一代梟雄在許昌,白臉曹操統中原;紅臉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藍臉的吳三桂,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紫臉的班超,投筆從戎打通絲綢之路。
大花臉之後,就是一群滑稽的小花臉,鼻梁間的那看似隨意的勾畫,裏麵藏著的是醜角兒們一個個引人發笑的故事。你看那油嘴滑舌的東方朔,手裏拿著偷來的大蟠桃左顧右盼;再看那叛逆的朱厚照,看著自己的大殿乾清宮火起,拍著手,高興地叫好;還有那在皇帝眼裏隻是一個醜角兒的紀曉嵐,伶牙俐齒,能言善辯,官運亨通間,終把自己的美名傳。左看右看,原來醜角兒不醜。他們為人們提供了幾許幽默,幾聲歡笑,也使得這厚重的曆史變得可愛了幾分。
揚琴停,絲竹絕,京胡也銷聲。且看繁華悠悠去,空留歎息在夢中。生旦淨醜,一場場的折子戲,演繹著最精彩璀璨的人生,台上的人用生命演繹著曆史,台下的人用曆史還原他們的人生以示尊重,雖然經過了歲月無情的衝刷,已難再現,但是,當初的風華絕代,在史書的冊頁間,也在人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慢慢地,便會長得鬱鬱蔥蔥。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戲,在劇中盡情釋放自己的歡樂悲喜,如果人間失去多彩的麵具,是不是也會有人去留戀,去惋惜。曆史還在繼續,但是誰的戲從一上台,再未收場。
此刻,西窗下焚香,斟一盞香茗,讓我們靜下心來,聽聽這場同在戲台上的人如何話說他們眼中的那場折子戲,為我們揭開這些名角的別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