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饋贈禮儀(1)(3 / 3)

1.互惠

這個詞如果不能正確理解會帶來許多麻煩。它基本上指的是互換,但不是絕對的“以貨代款”。

如果是基於親密關係和喜愛之情,互惠基於慎重更甚於金錢,要好的朋友和親戚互贈貴重的禮物,感覺他送那些簡易的,甚至自製的禮物要好得多,或者他們可以象征性地每年互贈聖誕禮物,既表達了愛意,又少了很多麻煩。在親密的關係中,傷人的一件事就是忘記對方的生日、紀念日或特殊的日子。因為這個原因,別對你的記憶太自信,把它們用紅筆記下來,這些日子到來之前提醒自己注意該去買件合適的禮物了。

基於好的禮儀或習慣,而不是親密的關係,人們可以互贈禮物,習慣上禮物的價值不會相差多少。

2.適宜

如果要送禮物,你需要考慮你送禮物的理由是否適當,你同接受者的關係以及他的意願。

3.原因

人們經常在習慣性的日子裏互換禮物,在人生中,有一些重要的事件:如結婚、洗禮、畢業,在這些時候本身就說明了送禮者的慷慨,因為送禮是單方向的。

愛是最自然的送禮原因,也是最少受限製的,但其中有一個例外:一位男士不可以送給他的女性朋友很貴重的或很私人的禮物,不管他是如何喜歡她,這個習慣在他倆結婚之後就打破了。

有的時候,送禮隻是一種需要,慎重是最基本的,而價值的大小並不重要,在新鄰居的門口留下一瓶葡萄酒,給報童送上一副露指手套——禮物來自於有心人。

4.送禮人和接受者的關係

關係越親密,朋友之間的自由度越大,家庭親密成員和特別朋友之間是沒有什麼限製的。一位年老的人會送一件很珍貴的禮物給年輕人,送一件非常貴重的結婚禮物給好朋友的女兒也是很適當的。

兩個人如果不熟,一件禮物價值上要有所保留而且不帶個人因素。老板一般在聖誕節和因一些特殊的事情送禮物給雇員,現金是最好的選擇。

5.現金

理論上說,現金並不是好禮物,實際生活中,現金一般隻給比自己年輕的人,家庭成員和雇員。數量多的用支票,少的用現金,股票和債券也是金錢,但不作為禮物送人,不同於現金,它們可以拿來送給自己的同事,通常用一張小卡片表示歉意,“我們不知道你最想要什麼,所以請你收下它”。

送禮的時機

節日、生日、婚禮或探視病人時,是送禮的最佳時機。

節日,在西方國家,聖誕節是最重大的節日。聖誕節時,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為收到各種新奇玩具而興高采烈,以為這是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大人們之間常送些書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禮物多用花紙包好,再係上絲帶。

探病大多是贈鮮花,有時也贈盆景。芬芳的花朵給人帶來春天的氣息,使病人獲得精神上的安慰。在習慣上,如果親自去慰問,通常送插瓶的鮮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請花店直接送去,就須附名片。

送朋友遠行時,也常贈禮品。禮物通常是鮮花、點心、水果或書籍雜誌等。禮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西方人認為單數是吉利的,有時隻送三個梨也不感到菲薄,這一點不同於中國人講究成雙成對。西方人收到禮物,一定要馬上打開,當著送禮人的麵欣賞或品嚐禮物,並立即向送禮者道謝。禮物包裝講究,外表富麗堂皇,裏麵卻不一定是太貴重的東西。有時打開裏三層外三層的精美包裝,露出來的隻是幾顆巧克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