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城外永定河,永定河邊永定村。
永定城是守衛大靖王朝邊境的一座小城,相傳這裏曾連年都有戰亂發生。不過已經好多年沒有戰亂發生過了。所以現在的永定城顯得格外寧靜。
這天太陽就要落下山,遠處的永定城,在夕陽的映輝下顯得很是雄壯。
這時城門處托出三個長長的身影,原來是三個十來歲的孩子,隻不過是沾了夕陽的光,影子也像大人一般長。
“皓哥,一會咱們一起去河裏摸魚吧。”隻聽一個稍胖的孩子說到。
“不行啊,大牛,我回去還要給爺爺做飯。”中間的孩子答到。
這個少年名叫宋皓,他現在心裏現在比較複雜。所以旁邊兩個夥伴接下的話他根本沒心思去聽。
他正在思考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他是誰,從哪裏來,以後要到哪裏去。
說起來可能有些莫名其妙,可是他確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自己的親生父母又是誰。
因為他從鄰居嘴裏和孩子嘴裏,聽到自己現在的爹娘並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所以他現在有些恍惚。怪不得自己一直不明白自己的爹娘為什麼隻疼弟弟,對自己卻不管不問,自己從小隻能和爺爺相依為命。
過了永定橋,就到了永定村,這是一個小村莊,村裏大部分人靠著在河邊的地種糧食,瓜果和蔬菜,到城裏販賣而生。宋皓三人今天就是一起結伴,給城裏大戶人家送從地裏剛摘下來的新鮮蔬菜。
小哥倆是親兄弟,名字起的很是隨意,大的叫曾大牛,小的是曾二牛。他們是宋皓為數不多的小夥伴,所以宋皓一直很照顧兄弟倆。
宋皓和爺爺在河邊住,三間小茅屋,一圈籬笆圍著小院裏,一個石桌,還有三個石凳。宋皓的爺爺正一臉慈祥的眯著眼睛,坐在石凳上,靠著石桌,沐浴在落日的餘暉下,抽著大煙葉,好像在回憶著什麼事情。
宋皓走到他身邊“爺爺,給您。”說著就從兜裏掏出幾個銅板,放到桌子上。“好。”老爺子回了一聲就繼續吞雲吐霧了。
宋皓看著爺爺又重新眯上眼睛,就獨自去旁邊一間小屋裏準備晚上的飯。一邊做著飯一邊想著晚上如何跟提爺爺有關自己的身事。
宋皓的爺爺看起來是個一慈眉善目的老爺子,但是對待宋皓卻是十分嚴格,吃飯不準吧唧嘴,大人沒動筷子他不許動,不然就用筷子敲他手。而他也從不抱怨,在老爺子看來自己的孫子十分乖巧懂事,隻是命不太好。
“皓兒啊……”出乎宋皓的意料,剛吃完飯,他還沒想開口跟爺爺說。老爺子仿佛自己他的心思一般,把他想了解的跟他講述了一遍。
話說老爺子也是個心思細膩之人,這些天看出來孫子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其實故事也很簡單,十多年前老爺子上山砍柴,發現了一個粉雕玉琢的嬰兒,而這個孩子便是他宋皓。
晚上坐在自己的床上,雖然說宋皓早有心裏準備,但是對他小小年紀來說還是難以接受。
宋皓看著自己手裏爺爺剛交給他的紙,一張不知是何材質的紙,紙色發黃,紙質發綿。
紙上一麵畫著一座奇特的山,就如同一把傲世神兵一般屹立在飄渺的雲海之中,讓人不敢直視。
而紙的另一麵隻是寫著兩個字而已。
爺爺告訴他這便是他名字。而這張紙或者說畫也是他身上唯一的東西了。
宋皓此時此刻已然明白這張紙對自己有何意義了。
透過簡陋的窗戶,看著遠處的星星,他有些糾結,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為什麼會將他遺棄,他不敢去想。他隻想有朝一日,可以看一眼自己的父母。
也不知道到底過了多久,夜色漸漸漆黑了起來。
宋皓漸漸困了,他慢慢的倒在破舊的木板床上睡著了。
又過了一陣兒,屋子的門被悄悄的推開,一個年邁的身影,慢慢的走進了屋子。原來是宋皓的爺爺,老爺子走到宋皓床前,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然後又小心翼翼的把宋皓身邊的被子給他輕輕的蓋上。